現在患上抽動癥的患者越來越多了,現在門診中,經常會看見抽動癥病例的增多,由于抽動癥多以青少年為主,對于患兒的生活、學習等都造成很大的影響,由于此病是慢性過程,初期并沒有很大的癥狀表現,主要是以五官異常為主,如不自主的眨眼、吐舌頭、做鬼臉等等,甚至是喉嚨發出怪聲,不停的清嗓子。很多家長初期并不認為這是疾病的開端,反而覺得是孩子過于活潑好動,對于患兒進行責罵等,可是抽動癥患兒一旦在緊張的情況下癥狀反而加重,臨床上更常見到把表現為反復眨眼的誤診為 “結膜炎”、把表現為長期干咳、清嗓子誤診為“慢性咽炎” 、或因患兒不同部位的抽動誤診為“癲癇”等。下面我們就跟隨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潘朝榮主任來了解一下抽動癥的危害有哪些?
抽動癥的危害有哪些——會給患兒造成什么影響?
抽動癥在臨床中確實有自行痊愈的出現,但實際上自愈率較低,而且從發病到青春期有10年左右的時間,期間病情變化是多樣的。特別是有行為異常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動,不由自主地做出損害別人利益、甚至危害生命安全的事。又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及無目的活動太多,造成學習困難、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學業。再者家長的打罵、外人的歧視,又可影響患兒心理發育,對成年后進入社會十分不利。所以孩子患病后家長應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治療,可采用一些新型副作用較小的藥物配合心理治療。
抽動癥最易與什么疾病混淆?如何正確診斷抽動癥
抽動癥主要會引起患者身體以及面部不自主的抽動為主要體征,臨床中很容易與癲癇小發作混淆,下面就詳細了解一下抽動癥和癲癇病的不同以及如何鑒別診斷。
如何正確診斷抽動癥,
1 在病程中某些時候存在著多種運動抽動和一種或多種發聲抽動,但不一定同時存在。
2 一天內發作多次抽動,(通常是一陣陣發作)幾乎天天如此,或間歇發作為期超過一年。
3 抽動的部位、數量、頻度、復雜程度和嚴重程度隨時間而改變。
4 21歲以前發病。
5 不是發生在精神活性物質中毒或已知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病毒性腦炎。
抽動障礙如何與癲癇相鑒別?
1、抽動障礙有其發展規律,多從反復眨眼開始,呈波浪式進展,逐漸發展至頸、肩、四肢及全身。而癲癇在同一患兒身上發作形式比較固定。
2、抽動障礙多伴有喉中異常發聲,而癲癇則沒有。
3、抽動障礙多不影響智力,沒有神經系統異常體征,而頑固的癲癇常伴有智力低下和神經系統陽性體征。
4、抽動障礙雖可有腦電圖異常,但多無特異性,沒有癇性放電波。
5、抗癲癇藥不能控制抽動障礙發作,而氟哌啶醇等藥物則治療有效。
抽動癥應該如何有效治療?
對于癥狀較輕的抽動癥患兒,可采用心理輔導以及家長輔導的方式進行治療,這期間和家人正確指引密不可分,避免造成患兒心理上的壓力。對于學習以及工作有影響的抽動癥患兒則可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心理指導為主的方式進行治療。對于癥狀嚴重無法自控的抽動癥患者則可考慮綜合性治療,做進一步的控制和治療,較為先進的療法為APS五軸三維階梯療法,主要通過靶向治療修復受損腦細胞,達到控制抽動異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