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親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健康的,快快樂樂的生活一輩子。但是想象總是抵不過現實來的殘酷,有些孩子在小時候出現一些兒童常見的疾病,像多動癥這樣的。可能家長就會問到,什么是多動癥,為什么會發生多動癥這種疾病呢?接下來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多動癥抽動癥診療中心的專家齊主任給大家做了詳細的解釋。
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癥,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多動癥的孩子從小就比較難帶。有的母親回憶,孩子在胎兒時期胎動就很歷害,出生以后更顯得活潑,不安寧,手腳亂動甚至在吃奶時候也不安靜,喂養困難,老哭,難以入睡。睡著以后又易醒,
早晨醒的又特別早;有的則是睡的很死,難以喚醒。但醒來就立即要起床。學走路時也是慌張跌倒。老是翻弄可能得到的東西,不是拆壞玩具就是打翻碗盆。
大人一不留神他就已做出了一些讓人想不到的事情。
與此同時他們的注意力停留在一個事物的時間很短,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響等刺激所分散,而這種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覺的,不能控制的。這些孩子做游戲時不能 全神貫注,常常半途而廢;往往不經思考就行動,非常沖動。沒有耐心,在做集體游戲時,常常會突然跑上前去進行破壞。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會突然大哭,又會 在幾分鐘以后象沒事人一樣又說又笑。
多動癥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齊主任認為,多動癥是一種行為障礙,它又被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或輕度腦損傷。可能造成孩子多動癥的原因有內、外因兩種。
內因包括遺傳的作用——因為學者們發現患兒的親屬中患多動癥的人要比其它家庭的人多。還有些孩子在出生時或母親懷孕時出現過宮內感染、缺氧,出生時 的窒息等,可能造成了大腦的損害。外因也很多:父母關系不好,孩子學習困難、或學習壓力過重等都可減弱腦的調節功能,促使多動癥的發生和持續。還有剖腹產 的孩子容易出現多動癥,出生后營養過度也會導致多動癥,其他還有鉛中毒等原因。以下幾種常見的幾種病因:
1、遺傳因素:很多患兒的家長小時候也愛動,部分家長反映,孩子在胚胎時期就特別調皮,出生后愛哭鬧,需要有人陪伴,特別難帶。
2、鉛中毒:金屬中毒也是比較流行的一個理論。比如孩子不能多吃爆米花和松花蛋。因為里面含有的鉛比較多,容易患有鉛中毒。
3、輕度的腦損傷。孩子出生時是弱小的,很多家長不懂,在一段時間孩子的腦袋里都是糊狀,所以孩子在這一段時間里要倍加呵護,輕易的一個舉動有可能都使我們的寶貝遭受損傷。
4、其他因素。最近幾年家長們都在拼孩子的起跑線,有獨生子女的孩子家長更是望子成龍,早期的教育方式是能很好的幫助孩子開發智力,但是孩子成長不能超之過急,壓力過大,不恰當的管教都容易使孩子患有多動癥。
溫馨提示:父母也不要盲目從眾的以為孩子患上了小兒多動癥,可能是因為孩子比較活潑,有點類似小兒多動癥的癥狀,所以不用盲目確診就是小兒多動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