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癥是一種易反復的兒童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業與成長,多數疾病患者還有可能延續至青年期。且當兒童抽動癥的表現癥狀在作祟時,很容易導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面對兒童抽動癥患者,家長總想為孩子做點什么,比如幫助孩子一起接受家庭訓練等。那在這個訓練過程中,父母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 安排時間:抽動癥兒童做事沒有頭緒,父母每天要幫助孩子安排游戲、活動和學習的內容,合理分配好時間,使孩子意識到每天該做的事一件也不能少。
2. 陪伴孩子:抽動癥孩子做事常常三心二意,在最初進行自控力訓練時需要以成人的行為影響孩子,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3. 注意力延長訓練:抽動癥孩子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持續時間短。父母較好依據孩子的情況,制定一對一的時間表,并隨著其癥狀的改善做相應的調整。
4. 為孩子立規矩:培養規則意識,有助于抽動癥孩子的癥狀改善。父母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在家里和在幼兒園或學校的行為準則,讓他明白哪些事情是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該做的。這些規則一旦向孩子提出,就要堅持到底,任何時候都不能破壞。需要說明的是,規則定得越細致、越具體就越好。
5. 借助藥物:學齡前兒童有抽動癥的征兆,如果只是單一的抽動癥狀,病情不太嚴重,可采用適當引導和行為訓練的方式,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如果孩子抽動的傾向比較明顯,或上學以后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仍然很短、無法靜坐、擾亂課堂秩序、學習成績不穩定、存在學習困難及行為障礙,可選擇接受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