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家庭都在盼望著小生命的到來,而停經、嘔吐、尿頻等懷孕癥狀到來,無疑是寶寶降臨的粉紅“信號”,然而這一定是懷孕了嗎?專家指出,女性朋友要提高警惕,當出現停經、嘔吐、尿頻等類似早孕的反應時,要盡早檢查確診,因為葡萄胎也會“早孕”反應,但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
院專家介紹,葡萄胎又被稱為水泡狀胎,因懷孕后胎盤絨毛形成許多大小不等、形狀如葡萄的水泡樣水腫而得名。
該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早期癥狀與正常妊娠相似,有停經、惡心、嘔吐等癥狀,停經兩三個月后葡萄狀物與子宮壁剝離,患者出現陰道出血,為持續性或間斷反復發生,大多數情況下子宮發育要大于停經月份,甚至懷孕四五個月時,孕婦依舊感覺不到胎動。20歲以下懷孕、40歲以上做母親、有多次流產史者,發病率較高。
危害——葡萄胎容易發生惡變
關于葡萄胎發生的確切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絕大多數人認為與精卵的異常受精有關。正常的胚胎是由一個正常的卵子與一個正常的精子結合而成,而葡萄胎是精子和卵子質量有問題引起的。
專家提醒,葡萄胎很容易發生惡變,惡變后的結果有兩種:侵蝕性葡萄胎(又稱惡性葡萄胎)與絨毛膜癌,后者的惡性程度更高,并且容易發生轉移,最常見的轉移器官為肺,其次為陰道,腦轉移又次之。轉移到肺部后,主要癥狀表現為咳嗽、血痰、咯血及胸痛等,在X光下胸片上有小結節狀陰影,進一步發展病灶可轉移到陰道,呈棉絮狀,陰道壁上還會有隆起的結節,一旦破潰可發生大出血。轉移到腦部,若未能及時控制病情,顱內壓持續升高,可引起腦疝而死亡。
治療——確診后需要兩次刮宮
如果確診是葡萄胎,應及時做清宮手術,刮出物要進一步做病理檢查。需要注意的是,葡萄胎形成后會有數不清的水泡狀水腫,這些東西在手術過程中很難一次性清除干凈,而一旦過長時間清理這些內容物,又會增加術中的出血量,對患者來說同樣是一種生命威脅,因此,多數婦科醫生都主張第一次先將絕大部分內容物吸干凈,過一周待子宮收縮使子宮腔小一些、子宮壁緊硬一些后,再進行一次刮宮更好些。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不進行第二次清理會有什么影響呢?首先,如果宮腔內仍殘留有水泡并繼續生長,會影響子宮收縮,就仍會有大出血的危險。此外,殘留的組織還有進一步惡變為癌癥的可能。
提醒——定期復查很重要
為防止惡變,患者術后兩年內要定期進行復查,醫院也應定期對患者進行回訪,目的在于早期發現惡變。最初的半年內,應每月到醫院復查一次,一旦發現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咯血、頭痛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