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吳敏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吳敏大夫個人網站 > 什么是進食性癲癇

什么是進食性癲癇

時間: 2013-06-09 09:32   來源: 求醫網

  研究中發現的一種新型的癲癇進食性癲癇。進食性癲癇也稱進餐性癲癇,是指病人在進餐前、進餐中、進餐畢,由進餐直接引起的癲癇發作.咀嚼性癲病、吞咽性嫩病.也可包括在進食性癲癇中。三者的發病機理相似,唯發病過程的階段不同而已.

  進食動作是最原始的生理活動過程,是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磨碎,與唾液等消化液混合,成為便于消化的食團有關的動作.這個動作過程,要有多種組織結構參與,如嚼肌、瀕肌、顳肌、舌肌等肌肉組織;骨骼如下領骨、上領骨、牙齒等參與;神經如嗅神經、視神經、三叉神經、面神經,以及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經等參與,整個進食過程是由各器官各組織共同協調動作完成的。

  (1)進食性癲癇的機理。進食性癲癇的機理目前尚不甚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形式雖由運動等因素誘發,但其實質也屬“感覺性癲癇”。因為,食物的形狀、顏色、氣味、味道的感官刺激;咀嚼、吞咽動作;咽喉、食道、胃的刺激與擴張;以及唾液、胃液的分泌等,其生理活動相當廣泛.即有神經系統的內感受、軀體感受、本體感受的感受因素,又有精神、條件反射等多種因素綜合誘發的癲癇發作。

  (2)進食性癲癇的中樞定位.進食性癲癇的中樞多認為是在顏葉和杏仁核,杏仁核是進食性癲癰的皮層下中樞。在顏葉或杏仁核病理變化的基礎上,由于進食過程中一種或多種因素的刺激,激發癲癇病灶的異常電活動而引起癲癇發作。

  (3)進食性癲癇的臨床表現。進食性癲癇的發作形式,可以是部分性發作,如轉頭、抬臂、直視、停止咀嚼、或碗筷掉落等,但無意識喪失。亦可以是全面性發作,如跌倒、昏迷、抽搐、牙關緊閉、咬破舌頭、大小便失禁等。也可出現瀕葉病變的一些癥狀,如幻聽、幻覺、幻味、幻嗅;語言困難、定向障礙、恐懼;及一些植物神經癥狀等。由于其波及范圍和程度不同,臨床癥狀也各異。其發作可發生在進食前,亦可發生在進食中,如咀嚼、吞咽等過程,也可發生在進食畢。

  (4)進食性癲癇的診斷.進食性癲癇一般診斷不難,主要有以下條件:①進食前嗅到食物的氣味,肴到食物的顏色、形狀.聽到食物的名稱等;進食中嘗到食物的味道;咀嚼、吞咽運動;以及進食畢立即出現的癲癇發作,每次發作由于其中樞放電波及范圍不同,臨床發作形式也不同,但一般每次發作形式比較固定。②腦電圖可有癲癇波放電.顏葉可出現高頻低幅棘波,睡眠、進食、飲水、咀嚼、吞咽等活動均可出現痛波發放。③抗癲癇藥物治療,多可獲得“定療效。④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釋。

  提醒您在得了這種異型癲癇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癲癇患者的飲食情況,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有家人或朋友陪護,不要單獨一個人去吃飯以免造成癲癇病的復發的時候,在沒人看護的情況下造成一些意外情況,家人也應該理解一些癲癇病方面的護理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護理患者。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