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吳敏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吳敏大夫個人網站 > 癲癇病的預后

癲癇病的預后

時間: 2013-06-29 09:55   來源: 求醫網

  預后是指預測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結局。它既包括判斷疾病的特定后果(如康復,某種癥狀、體征和并發癥等其它異常的出現或消失及死亡)。也包括提供時間線索,如預測某段時間內發生某種結局的可能性。由于預后是一種可能性,主要指病人群體而不是個人。

  【預后的結果】

  (一)預后良好:這類病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作后,即使沒有經過治療也可獲得長期緩解。如果治療,一般第一次或第二次單藥治療即可控制發作,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緩解期后均可成功停藥。屬于這類預后的癲癇綜合征有良性新生兒癲癇發作,良性Rolando癲癇和兒童失神癲癇。

  (二)預后一般:這類病人持續應用抗癲癇藥物可控制癲癇發作。有些病人可能需要2種或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方能有效。癲癇發生的原因可能并未消除,停藥后容易復發。屬于這類的癲癇綜合征有少年肌陣攣癲癇和大部分與局灶部位有關的癲癇。

  (三)預后較差:此類病人盡管正規治療仍持續有癲癇發作。反復癲癇發作的頻率和程度可有所不同,一些病人頻繁發作稱為難治性癲癇。藥物治療至多可改善癲癇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屬于這類預后的包括一些癥狀性或隱源性和部位有關的癲癇如:和海馬硬化有關的顳葉癲癇,進行性肌陣攣性癲癇,腦內結構異常所致癲癇,嬰兒痙攣等。

  四.慢性癲癇:盡管大部分患者經規范化治療后發作能夠得到完全緩解,但仍有20%左右的癲癇人發作仍然持續存在(≥5年),成為慢性癲癇。在這些慢性癲癇患者中約有4/5其頻繁發作難于控制,甚至連短期的緩解都很難,成為難治性癲癇。早期辨認難治性癲癇,盡早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如外科手術,有可能改善部分病人的預后。

  導致慢性癲癇的危險因素有:具有明確病因(如伴發海馬硬化的顳葉癲癇)、隱源性癲癇、部分性癲癇、在治療前具有多種發作類型、有熱性驚厥史及癲癇家族史、合并有其他障礙(智能障礙和或神經系統殘疾)、發病早期頻繁癲癇發作等。如果治療早期對兩種抗癲癇藥物均反應較差也預示難治性癲癇的可能性較大。此外,一些癲癇綜合征如嬰兒痙攣、Lennox-Gastaut綜合征或其它特殊類型嬰幼兒癲癇綜合征,從明確診斷開始就決定了其難治的預后。

  部分慢性癲癇病人可通過應用新型抗癲癇藥物或外科手術干預,從而改善預后。目前認為,大約有1/4至1/2的難治性癲癇可以從外科手術中獲益。

  【溫馨提醒】癲癇病的預后關系著癲癇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癲癇病的預后工作。在對癲癇病的治療過程中不要放松警惕。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