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段俊亮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段俊亮大夫個人網站 > 不同病情的白塞氏病怎么治療

不同病情的白塞氏病怎么治療

時間: 2013-09-30 09:36   來源: 求醫網

  近年來患上白塞氏病的人越來越多,臨床發現白塞氏病對人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嚴重就會導致口腔癌,屬于一種人體皮膚病。但是呢,也與皮膚病不太相同,引發的病情也會不一樣。

  在講述治療之前,先來了解白塞氏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

  1、皮膚病變

  皮損發生率高,可達80%~98%,表現多種多樣,有結節性紅斑、皰疹、丘疹、痤瘡樣皮疹,多形紅斑、環形紅斑、壞死性結核疹樣損害、大皰性壞死性血管炎、 Sweet病樣皮損、膿皮病等。一個患者可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皮損。而特別有診斷價值的皮膚體征是結節紅斑樣皮損和對微小創傷(針刺)后的炎癥反應。

  2、神經系統損害

  又稱神經白塞病,發病率約為5%~50%。常于病后數月至數年出現,少數(5%)可為**癥狀。臨床表現依受累部位不同而各異。神經系統損害亦有發作與緩解交替的傾向,可同時有多部位受累,多數患者預后不佳,尤其腦干和脊髓病損是本病致殘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肺部損害

  肺部損害發生率較低,約5%~10%,但大多病情嚴重。肺血管受累時可有肺動脈瘤形成,瘤體破裂時可形成肺血管-支氣管瘺,致肺內出血;肺靜脈血栓形成可致肺梗塞;肺泡毛細血管周圍炎可使內皮增生纖維化影響換氣功能。肺受累時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大量咯血可致死亡。

  4、血管損害

  本病的基本病變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約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動脈系統被累及時,動脈壁的彈力纖維破壞及動脈管壁內膜纖維增生,造成動脈狹窄、擴張或產生動脈瘤,臨床出現相應表現,可有頭暈、頭痛、暈厥、無脈。主動脈弓及其分支上的動脈瘤有破裂的危險性。靜脈系統受累較動脈系統多見。25%左右患者發生表淺或深部的遷移性血栓性靜脈炎及靜脈血栓形成,造成狹窄與栓塞。下腔靜脈及下肢靜脈受累較多,可出現 Budd-Chiari綜合征、腹水、下肢浮腫。上腔靜脈梗阻可有頜面、頸部腫脹、上肢靜脈壓升高。

  專家講,白塞氏病屬于病期漫長、反復率高、緩解期慢的疾病中醫對此病有獨到的見解。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