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因素
某些神經精神類型的兒童易發生本病,比如神經質、膽怯、多動、情緒不穩定、對人對事敏感及有固執傾向者。而且本癥常伴有不明原因的頭痛、腹痛及便秘、遺尿等,因此推測兒童抽動癥與兒童本身的體質因素有關。
精神因素
某些精神刺激可誘發本病,例如對學習要求過度、責備過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視或環境中某些緊張氣氛等,這些因素均可使小兒產生矛盾心理,抽動行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沖突的外在表現。另外,過分限制兒童的活動也可成為本病的誘因。
習慣及模仿
兒童開始的抽動表現可能是由于條件性的逃避反應,比如眼中有異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動癥狀,日久形成了習慣。
遺傳因素
患兒家族成員中本病發生率較高,尤其雙生于、同胞患病的一致率也較高,提示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臨床觀察發現家族中若有類似疾病者其發病年齡較早,癥狀較為明顯,治療效果比無家族史者差。
脾氣虛弱
健運失司,水濕凝聚,則為痰飲,痰濁蒙蔽清竅則神機不能暢達而出現不自主動作及不自主穢語;外邪襲表,肺氣不宣,風火夾痰阻滯咽喉,咽喉不利則出現喉中異常發音。
其他
可由于某些軀體病,如感冒、鼻炎、眼結膜炎等軀體病造成局部不適及機體抵抗力下降而誘發。另一種情況則可能服用某些中樞神經興奮劑治療多動癥,如苯丙胺,利他林等,使一些具有潛在抽動傾向的兒童誘發抽動發作。
專家提醒:由于抽動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別人對患者的嘲笑或批評,從而導致自卑心理,或繼發精神異常、強迫癥、恐怖、行兇、自殘、自殺等精神、行為的改變,對成年后進入社會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