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長對抽動癥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夠,導致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患病就會病急亂投醫,有的甚至為孩子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危害,在此專家提議:家長要對疾病的癥狀以及相關知識進行了解,才能及時幫助孩子擺脫疾病的困擾。
1、簡單運動性抽動:突然的、短暫的、沒有意義的運動,如眨眼、側視、聳鼻、撅嘴、張嘴、聳肩膀、做鬼臉、點頭、上肢突然抖動、腹肌抽動、踢腿等。
2、復雜運動性抽動:稍慢一些的、持續時間稍長一些的、似有目的的運動行為。如咬唇、拍手、沖動性地觸摸人和物,打或聞自己或者他人身體某部位,投擲動作,彎腰、后仰、旋轉、跳躍、單腳跳、下蹲,或模仿他人的動作、淫穢的姿勢等。常見的復合運動抽搐是打自己、蹦、跳、觸摸以及拾起東西聞等。
3、簡單發聲性抽動:突然的、無意義的發聲。如吸鼻、清咽、咳嗽、尖叫、嘔吐聲、犬吠聲等。
4、復雜性發聲抽動:突然的、無意義的發聲,如無目的的重復詞或短句,包括重復自己的和他人的詞或短語、穢語等。部分患兒抽動前有局部不適或緊張感,只有抽動方可緩解。
專家提醒家長:當孩子出現抽動癥的癥狀,應該及時送孩子去醫院檢查,如果癥狀輕,一般只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行為上的矯正就可以;如果病情比較重,那么就輔助藥物治療。抽動癥只要治療及時,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