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谷玉鋒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谷玉鋒大夫個人網站 > 腰椎間盤突出癥簡介

腰椎間盤突出癥簡介

時間: 2014-07-29 09:23   來源: 求醫網

   腰間盤是一個微動關節,是由透明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組成,分布在腰椎骨間隙內。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外傷所致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脫出,壓迫腰椎神經,而出現腰腿放射性疼痛,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年齡由25-60歲不等,男性較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為2:1,其發生率約為頸椎間盤突出癥的十分之一左右。

   病因

   腰椎間盤始終承受不均勻的壓力,不斷地被擠壓和牽拉,容易發生慢性勞損與變性,喪失彈性與韌性,組織變得脆弱,稍受外力就可能引起腰椎間纖維環破裂,致使髓核從破裂口脫出,壓迫附近的神經根,引起腰痛腿痛。青壯年人的勞動強度大,特別是腰部用力、反復屈伸轉動的動作,增加了腰傷機會,故本病20-40歲的患者多見,約占80%。腰椎承受整個軀干、頭顱及上肢重量,故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下腰椎者多見,約占98%。腰部活動雖也較多,但腰椎間盤突出癥比較少見。胸椎因有肋骨與胸骨相連,是固定不動的,故無胸椎間盤突出癥發生。男性的勞動強度比女性大,故本病男性多見。

  臨床癥狀

  (1)腰部活動障礙 腰部活動在各方面均受影響,尤以后伸障礙為明顯。少數患者在前屈時明顯受限。
(2)下肢放射痛 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疼痛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亞大腿后側、小腿外側,有的可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則在馬尾神經癥狀,雙側突出則放射可能為雙側性或交替性。
(3)腰部疼痛 多數患者有數周或數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復腰痛發作史。腰痛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癥狀減輕,咳嗽、噴嚏或大便時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劇。 
(4)脊柱側彎 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側彎。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系。
(5)主觀麻木感:病程較長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

   治療

   

(1)一定臥床休息 初次發作時,應嚴格臥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臥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后,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的幾率。

(2)牽引治療 采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3)理療和推拿、按摩 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4)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質激素是一種長效抗炎劑,可以減輕神經根周圍炎癥和粘連。一般采用長效皮質類固醇制劑+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2-4周后可再用一個療程。

(5)髓核化學溶解法 利用膠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間盤內或硬脊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而不損害神經根,以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變小從而緩解癥狀。但該方法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臨床癥狀持續不緩解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的。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