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腦膜瘤的發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并非單一因素造成,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雙側聽神經瘤等因素有關。通常認為蛛網膜細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訴因素加速了細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導致細胞變性的早期重要階段。
臨床表現
腦膜瘤屬于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因腫瘤呈膨脹性生長,病人往往以頭疼和癲癇為**癥狀。根據腫瘤位置不同,還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在老年人,尤以癲癇發作為**癥狀多見。顱壓增高癥狀多不明顯,尤其在高齡病人。在CT檢查日益普及的情況下,許多患者僅有輕微頭痛,甚至經CT掃描偶然發現為腦膜瘤。因腫瘤生長緩慢,所以腫瘤往往長的很大,而臨床癥狀還不嚴重。臨近顱骨的腦膜瘤常可造成骨質的變化。
診斷依據
頭顱CT掃描
典型的腦膜瘤,在未增強的CT掃描中,呈現孤立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占位病變。其基底較寬,密度均勻一致,邊緣清晰,瘤內可見鈣化。增強后可見腫瘤明顯增強,可見腦膜尾征。
磁共振掃描
對于同一病人建議同時進行CT和MRI的對比分析,方可得到較正確的定性診斷。
腦血管造影
各種類型的腦膜瘤都是富于血管結構的,DSA和超選擇血管造影,對證實腫瘤血管結構,腫瘤富于血管程度,主要腦血管的移位,以及腫瘤與大的硬膜竇的關系,竇的開放程度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詳細資料。同時造影技術也為術前栓塞供應動脈,減少術中出血提供了幫助。
治療
手術切除
手術切除腦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腦膜瘤的手術效果不斷提高,使大多數病人得以治愈。
放射治療
良性腦膜瘤全切效果較佳,但因其生長位置,約有17%~50%的腦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還有少數惡性腦膜瘤也無法全切。上述兩種情況需在手術切除后放療。惡性腦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腦膜瘤對放療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腫瘤的放療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