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谷玉鋒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谷玉鋒大夫個人網站 > 皮下脂肪瘤簡介

皮下脂肪瘤簡介

時間: 2015-01-27 01:53   來源: 求醫網

    皮下脂肪瘤按之稍軟,無痛為主要表現的瘤病類疾病。 最常見的好發部位為頸,肩,背,臀和乳房是起源于脂肪組織的良性腫瘤,由成熟的脂肪組織所構成。

    病理

    皮下脂肪瘤指“脂肪瘤致瘤因子”在患者體細胞內也存在一種致瘤因子,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致瘤因子處于一種失活狀態(無活性狀態),皮下脂肪瘤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發病,但在各種內外環境的誘因影響作用下,這種脂肪瘤致瘤因子的活性處于活躍狀態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機體內的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對致瘤因子的監控能力下降,再加上體內的內環境改變,慢性炎癥的刺激、全身脂肪代謝異常的誘因條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進一步增強與機體的正常細胞中某些基因片斷結合,形成基因異常突變,使正常的脂肪細胞與周圍的組織細胞發生一種異常增生現象,導致脂肪組織沉積有關,并向體表或各個內臟器官突出的腫塊,稱之脂肪瘤。

    臨床表現

    皮下脂肪瘤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病灶,由正常脂肪細胞集積而成,占軟組織良性腫瘤的80%左右,無明顯特殊病因,常發于皮下,也可以發生在內臟等深部組織。成熟的脂肪細胞成群排列,大部分均有一纖維外膜包圍。然而,有時候也會有邊緣不規則的脂肪組織散在地浸潤在肌肉組織中。一般脂肪瘤常見于頭部、頸部、肩部以及背部的皮下脂肪層。可以是多發性的,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最常被發現于40――60歲。病灶通常長的很慢,摸起來是圓形,柔軟,可移動的,而且不會痛。 

    治療

    皮下脂肪瘤一般不用治療,但較大而且妨礙身體其它功能、有自覺癥狀者,可先采用中醫保守治療的方法,能取得一定效果。具體治則可以健脾益氣、理氣化痰為主,方用二陳湯加減。黨參、姜半夏、云苓、姜汁炒竹茄各12g,陳皮、炒白術、炒白芥子、皂刺、制香附各10g,絲瓜絡、山慈菇、膽南星、炒二丑各6g,水煎,日服1劑,分3次服。加減:腫塊難消加黃芪、白藥子、土貝母、陳皮;皮疹在肩背加羌活;在軀干加郁金、柴胡;在腰骶加炒杜仲、川牛膝。外治:可取山慈菇,醋磨濃汁、外涂患處,每天3~5次,直至腫物消失。 手術:對內科保守治療不效者,自覺癥狀明顯者,應采取手術切除。術中應對伸展到周圍組織中的瘤小葉徹底根除,以免復發。建議手術治療!

分享贏大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