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淤滯癥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腸阻塞,以致十二指腸阻塞部位的近端擴張、食糜壅積而產生的臨床綜合征
十二指腸淤滯癥(duodenal stasis)主要是由于Treitz韌帶短,十二指腸位置較高,腸系膜上動脈根部淋巴結腫大,或腸系膜纖維組織增生肥厚粘連,或內臟下垂牽拉腸系膜所引起的腸系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橫部造成十二指腸梗阻,故又稱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多發生于瘦長體型的中、青年女性。
根據間歇性進食后腹脹,惡心嘔吐,癥狀與體位有關,仰臥位時加重,俯臥位、側臥位時減輕,和X線造影顯示十二指腸水平段有壓迫征象,B型超聲或血管造影檢查顯示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縮小時一般可做出診斷。
癥狀和體征: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長時臥床者多見。呈慢性間歇性發病,持續數天后可自行緩解,也偶見急性發病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十二指腸梗阻的表現,進食后上腹部飽脹、疼痛,隨后出現惡心嘔吐,嘔吐量較大,類似于幽門梗阻,本病突出的特點為癥狀與體位有關,仰臥位時由于向后壓迫癥狀加重,而俯臥位,膝胸位,左側位時可使癥狀緩解。梗阻嚴重時可伴有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反復發作患者可有消瘦、貧血等營養不良表現。還有一部分出現神經官能癥表現。
癥狀輕微者應控制飲食、臥床休息建議采用俯臥位、側臥位,惡心嘔吐明顯者靜脈補充液體及電解質,經對癥處理多數患者可逐漸緩解癥狀。經內科治療無效和時可行十二指腸空腸側側吻合術或Treitz韌帶松解術,療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