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index: level
Filename: models/question.php
Line Number: 595
對于愛蹦愛跳愛跑的孩子,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淘氣”。可是一旦長而久之后你是否會懷疑孩子有多動癥的嫌疑呢?根據相關調查,在我國學齡兒童中患有兒童多動癥的醫高達一千多萬人,許多家長認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多動癥會不治而愈,但是許多專家已明確表明,如果孩子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與治療,許多孩子會因為受到壓力而產生消極情緒,甚至這一疾病可能持續至成年,或發展成為其他精神障礙。
什么是兒童多動癥?
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發病原因至今不明 剖腹產兒童約占八成
兒童多動癥是個負責的疾病,病因有許多,國內外大量資料表明,遺傳是多動癥的重要病因之一。現在研究認為多動癥的孩子遺傳度可以達到80%,父母患過多動癥的,其孩子患多動癥的有40%-50%。另外發現單卵孿生子的同病率為79%,而雙卵孿生子的同病率只有32%。
其次在最新的一項調查數據中發現,在多動癥孩子的求治者中,剖腹產兒童約占八成!不過,有專家研究發現,多動癥兒童中樞神經介質兒茶酚胺水平較不足,以致腦遏制功能不足,對進入無關刺激起不到過濾作用,導致患兒對各種刺激不加選擇地做出反應,從而影響注意力集中并引起過多的活動。此外,不良的社會環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學校課業負擔過重、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
分清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
“男孩子‘動’是天性,如果一個男孩子老不動那也不太正常,但是要分場合,分時間。”
多動癥的孩子的多動和沖動是不分場合的,比如在規定的時間,大家在非常安靜的電影院里面,或者在教室里,他會突然的出怪聲,這就屬于多動癥。如果只是很好動,但是在上課的時候能守紀律,能跟隨大多數人做好很多活動,這就是好動,不是多動癥的病理性的癥狀,這個要區分開。
比如,頑皮兒童在看喜歡的“小人書”“動畫片”時,能全神貫注,還討厭其他孩子的干擾。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計劃及安排。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亂鬧。而多動癥患兒卻無此特點。
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孩子患有多動癥?
據統計,多動癥的患病率在3%-5%,以6-9歲兒童居多,10-12歲次之。多動癥的癥狀一般在7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有些患兒在年齡更小時甚至在娘胎里就顯得與眾不同。
1、幼兒期,約有50%-60%多動癥兒童在2-3歲時就顯得與其他小孩不一樣,特別不聽話,難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遺尿,大多飲食差,培養排便、睡眠習慣均困難。
2、學齡前期,癥狀漸明顯,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多,不能靜坐,愛發脾氣,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參加集體活動困難,情緒不穩,破壞東西,玩具滿地撒,不愛惜,不整理,對動物殘忍,有攻擊性、沖動性行為,常和小朋友打鬧。
3、學齡期,多動癥的一切癥狀都顯露出來,如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上課不專心聽課,容易分散注意力,學習困難,不能完成作業,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對刺激的反應過強,沖動任性,情緒不穩,有攻擊行為,與同伴相處困難,是班上的“差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