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童言無忌,這是值得稱道和贊美的。可是,如果孩子說話太直,根本不考慮對象、地點,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粗話、臟話連篇,屢勸不改,這就要另當別論了。其實,孩子不會無緣無故說臟話,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肯定事出有因。有經驗的專家會告訴您,這很有可能是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在作祟,說粗話則是該病的一種典型病態反映。
在醫學上,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又稱進行性、多發性抽動障礙。是以兒童的面部、四肢以及軀干部肌肉的不由自主抽動,同時伴有喉部異常發音,以及猥穢語言為特征的綜合征候群。多發于5~8歲的兒童,14~16歲的青少年仍有發作。該病病程長、反復發作,少數至青春期自行緩解,大部分加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如發現、治療不及時,很有可能延至成人,影響終身。
西醫習慣于將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歸為“行為障礙”范疇。國外有關專家曾經報道,在整體人群中的發病率為0.7‰;我國專家們估計,發病率與此不相上下。近年來,隨著環境、氣候的變化,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大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臨床觀察發現,患兒中,男孩較為多見,起病年齡一般在2 ~ 12歲左右。此病病程長,反復、交替發作,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中醫認為,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多有性情固執,急躁易怒等特點,原因在于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風火痰濕、代謝失常,聚積體內而發病。中醫認為肝主情感,一些與情感有關的疾病多責之于肝。且肝主風,各種原因致肝風內動及肌肉的不自主抽動。肝腎同源,肝陰不足,腎陰虛損,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學習成績下降,故以為肝為本病總根源,治療上重在調整機體陰陽平衡,補腎,平肝潛陽,止痙安神,祛痰寧心。找對病因,在臨床上就可以對癥下藥。藥物治療之外,再加上對患兒進行精神、心理治療,雙管齊下,可以攻克這一頑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