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癥一般是指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20%以上,是常見的營養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該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綜合征,是能量攝入超過消耗,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儲存的結果。
專家認為,肥胖癥可見于任何年齡小兒,以l歲以內,5至6歲或青少年為發病高峰。主要表現為患兒食欲極好,喜食油膩、甜食,懶于活動,體態肥胖,皮下脂肪豐厚、分布均勻是與病理性肥胖的不同點,面頰、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積聚明顯。
兒童肥胖癥一般分為單純性肥胖癥和病理性肥胖癥兩類:
1、兒童單純性肥胖癥大多數是由于不合理飲食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長期攝入的熱能超過了消耗的熱量,多余的熱量轉化為脂肪而積聚于體內(皮下組織、內臟周圍、腹腔大網膜),造成體內脂肪細胞數量和脂肪細胞體積增大,人體內總脂肪數量明顯增多而發生肥胖,兒童單純性肥胖的物質代謝比較緩慢而持久,并且基礎代謝水平較低,合成代謝超過分解代謝。單純性肥胖占肥胖兒童總數的99%。
2、兒童病理性肥胖癥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紊亂、代謝性疾病及其他藥物等因素引起的。除了體形肥胖以外,常伴有原發性疾病的一些癥狀和體征。
面對肥胖的孩子,許多家長恨不得一下子就讓孩子變瘦,甚至選擇藥物為孩子減肥,認為大人吃的減肥藥小孩也能吃,但專家提醒廣大家長:孩子較好不選擇藥物減肥。
社會上大談特談的減肥規則,并不適合孩子,兒童減肥不宜采用成人常見的藥物減肥、手術去脂、禁食或饑餓療法等。18歲以前是孩子健康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任何過激的治療方法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都可能構成不良影響。張知新副主任醫師認為,通常不建議兒童單純性肥胖癥選擇藥物治療。若肥胖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并且造成其他并發癥,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使用藥物短期快速減肥容易出現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問題,甚至導致腎功能損害,甚至會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專家提醒:體重下降的一定數不是孩子減肥的目的。兒童減肥用體重的一定下降來衡量減肥效果是不恰當的,孩子的身高在不斷增長,學齡兒童一般每年能增高5至6厘米,如果能保持體重不增或緩慢增加,半年到一年后肥胖程度就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