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始建于建于1951年,1996年與婦幼保健所合署,2009年成為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同年11月順利通過省衛... [ 詳細 ]
自然絕經后和子宮全切伴或不伴雙側卵巢切除術中年婦女的情緒癥狀
時間:2012-10-24 09:40來源:求醫網
在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60多歲婦女做子宮全切除術,這個常見的手術,在美國每年做60萬例,50-80﹪病例伴雙側卵巢切除。對負面情緒和子宮全切術之間的關聯進行橫向研究,提出子宮全切的婦女,不顧及卵巢切除的狀態,會比沒有子宮全切的同齡人更痛苦。
子宮全切和卵巢切除對情緒潛在影響的研究是有限的、模糊的。目前的研究通常沒有說明描述手術前幾年的情緒,和有代表性的比較有雙側卵巢切除的子宮全切與僅有子宮全切對情緒的影響。隨訪通常比較短,在手術后接下來的幾個月和最初幾年,雙側卵巢切除和子宮全切對情緒影響的研究結果是不清楚的。因此,仍然不清楚子宮全切或雙側卵巢切除是否有情緒改變,是否同自然絕經是不同的。研究中,我們試圖在自然絕經前后的中年婦女中、卵巢保留的子宮全切和雙側卵巢切除的子宮全切的中年婦女中檢測抑郁和焦慮癥的病程。
材料與方法:
參與者來自全美女性健康研究機構,以社區為基礎的多點預期研究,目的在于檢測女性在圍絕經期時身體和心理健康。基本要求是所有參與者有完整的子宮和至少一個卵巢,同時有下列附加的資格標準:年齡42-52歲,未妊娠,未使用生殖激素,面試前3個月有一次以上的月經周期。73﹪被選婦女提供了符合資格的信息。參與者每年到她們本地站點測試和回答調查問卷??崭钩檠?,身體測量的重新評估。研究由機構審查委員會批準,每個參與者提供了書面知情同意。
抑郁癥狀由經過培訓的面試官,每年使用流行病學研究抑郁量表評估,有20項抑郁癥狀的范圍。每年評估的抑郁焦慮癥狀談及四個問題:易怒和發牢騷,感覺緊張,心慌、心跳,沒有理由的感到害怕,參與者達到基線水平前2周內發生癥狀的天數。
絕經期狀態和子宮全切、卵巢切除病例每年評估一次。婦女被分類成自然絕經后,即在過去的12個月內完全沒有月經來潮。自然絕經前有保留卵巢的子宮全切除或有一側卵巢切除的子宮全切除。自然絕經前有雙側卵巢切除的子宮全切包括子宮切除和雙側卵巢切除,或雙側卵巢切除子宮未切除。
所有協變量在先前記錄與負面情緒癥狀相關聯的基礎上選擇,包括中年期、種族、教育程度、更年期即末次月經期和手術之前的一年。末次月經期和手術前一年的年齡和每年體重指數的測量(BMI:體重kg/身高m2),健康自評,使用激素治療,抗抑郁劑的使用。種族和教育水平在面談篩查時自我陳述。末次月經期的數據基于參與者的自述。如果最后月經期數據不清,那么設定為每年被隨訪的數據參與者12月以前。更年期評估通過自我陳述出血模式,每年度調查每個參與者的最后月經期或手術數據制圖。體重指數通過每年調查來計算。健康自評的評估每年調查通過對以下問題的反饋:“一般來說,你認為你的健康是優秀的、很好、好、一般或不好?”,抗抑郁藥的使用和激素治療的使用在每年度的隨訪中自我報告。
總計1970名婦女,包括1793名婦女達到自然絕經,76名婦女有保留卵巢的子宮全切,101名婦女有雙側卵巢切除的子宮全切,組成分析樣本。
方法(略)。
結果:對達到基準線的參與者隨訪長達10年。觀察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的前后9年。報告有子宮全切伴或不伴卵巢保留的婦女,與自然絕經和沒有子宮全切的婦女觀察期間相比基線顯著不同。觀察期間,發現自然絕經后的婦女,不太可能是非裔美國人,不太可能曾用激素治療,更可能是年齡較大的婦女。觀察期間,自然絕經后的婦**子宮全切保留卵巢婦女相比,也不太可能使用抗抑郁藥,有較低的體重指數基線。隨后有子宮全切保留卵巢的婦女與未保留卵巢婦女相比在基線上無顯著差異。
抑郁癥狀在末次經期或手術前下降,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繼續下降。抑郁指標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方法是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0.72SD5年。不管是否保留卵巢,子宮全切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第一年的隨訪中未影響抑郁癥,或抑郁癥軌跡優秀。在自然絕經相關的這些組抑郁癥平均變化比率沒有顯著差異。抑郁癥在第一年通過站點隨訪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變化。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前缺少絕經期隨訪的婦女中較高,在有至少4年大學教育和末次月經期或手術時年齡較大的婦女中較低。當婦女用抗抑郁藥物和報告健康較差時,抑郁癥指標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的分數較高,當婦女用激素治療時分數較低。
焦慮分數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之前的幾年里無顯著變化,但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之后的期間分數減少。不管是否卵巢保留,子宮全切的情形,焦慮癥狀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之后,或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焦慮癥狀軌跡,第一年度隨訪無影響。意味著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焦慮分數0.67SD較5年低。焦慮癥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第一年通過對不同站點隨訪,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前缺少更年期隨訪的婦女,焦慮癥較高,非裔美國人婦女和國內婦女焦慮癥較低,傾向于在末次月經期或手術時年齡較大的婦女焦慮癥較低。使用抗抑郁藥和較差的健康自測的,焦慮分數一致增加,用激素治療的焦慮分數減低。僅對非裔美國人和白人婦女二次抽樣,結果與全部樣本結果是相同的。然而,非裔美國婦女有保留卵巢的子宮全切者,比保留卵巢的子宮全切白人婦女,在手術前抑郁癥有顯著下降。盡管所有其她婦女手術和末次月經期前焦慮癥有所減低,非裔美國婦女有自然絕經者,在這期間焦慮癥有上升。
在進行敏感度分析后,在全部樣本中,檢測使用激素治療的作用,在報告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使用激素治療的婦女中,和未報告使用激素治療的婦女中,抑郁和焦慮癥平均變化率是相等的。
討論:
這個研究評估了手術后絕經與自然絕經情緒癥狀的變化。我們找到了廣泛改善所有婦女更年過渡期抑郁和焦慮癥的道路,在這個變化中子宮全切對情緒癥狀沒有影響。與自然絕經相比,我們的結果建議有或沒有保留卵巢的子宮全切,中年婦女在情緒上沒有持久的負面影響。
這些結果與子宮全切后在一個短期隨訪中,研究檢查情緒癥狀相一致。一些研究認為手術后情緒癥狀有改善。
與我們的數據建議形成對照,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癥狀上持續下降。Rocca等人表示,在手術后平均24年,有雙側卵巢切除的子宮全切婦女中,焦慮和抑郁重新開始的長期風險與日劇增。
然而,情緒癥狀和他們的研究時機被回顧性評估,來自隨訪多年的婦女,或手術后十余年,可能受制于回顧性報告的偏差。研究中的婦女也經歷不同年齡段的子宮全切,然而這個調查報告僅調查了中年期和自認絕經開始前的子宮全切。
卵巢切除的身心健康風險可能限于較年輕婦女,她們沒有開始經歷連續相關的激素變化至自然絕經。
另外的發現,每年測定的激素治療、抗抑郁藥物的使用是值得提及的。激素治療的使用與較低水平的焦慮和抑郁癥是一致相關的。通過觀察大多數參與者激素治療用于一些階段,不出所料,在有子宮全切和卵巢切除婦女中優為常見。除外報告末次月經期或手術后激素治療在抑郁和焦慮癥變化軌跡無影響的婦女,建議盡管激素治療與改善情緒有關,它不能說明所看到的術后情緒軌跡與子宮全切間普遍缺乏的關聯。
抗抑郁劑和抗焦慮藥的使用,與較高的焦慮和抑郁癥強烈一致相關。強調臨床醫師適當監控出現情緒癥狀的中年病人治療效果的必要性。
幾個有限的研究應該注意,這些結果基于焦慮和抑郁癥的評估,不可能概括焦慮和抑郁癥的群體。選擇參加研究的和繼續參與年度隨訪的婦女,可能不同于一般人群。觀察期間報告子宮全切的婦女可能不同于一般人群的子宮全切。在15160名婦女的調查中篩查參加研究,先前子宮全切婦女更通常是非裔美國人,較少的教育,較年長,分居或寡居或離異,多胎生育,目前或過去吸煙,修道士。因此,剩下的合格樣本婦女與聯系我們調查合格的樣本相比,傾向于不同于那些有潛在子宮全切風險因素的人群。
盡管有這些局限性,研究也有相當大的優勢。使用了一個大的,獨具特色的,多元族群的,基于人群的中年婦女樣本,提供不同背景婦女經歷的癥狀資料。數據收集超過11年,考慮觀察在圍絕經期中的一系列參與者的年齡和階段。這個研究單獨個例,前瞻性評估情緒和子宮全切狀態,提供有或沒有雙側卵巢切除的選擇性子宮全切在抑郁和焦慮癥的影響資料,手術多年以后與術前相比,對情緒癥狀影響的資料。這些軌跡與自然絕經后那些人相比提供需要的信息資料,不僅是卵巢切除的影響超過僅有子宮切除,而且與自然絕經期經歷的一般癥狀不同。
總的來說,這個研究結果對婦女和她們的臨床醫師在絕經前后抑郁和焦慮癥狀的持續提供安慰。臨床醫師應該意識到,負面情緒癥狀,在圍絕經期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會下降,提示當婦女絕經多年后,焦慮和抑郁癥將改善。當評估決定圍繞手術是否卵巢保留時,焦慮和抑郁癥的持續影響似乎不是必要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