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醫院始建于1956年8月23日,坐落在世界優秀的天壇公園西南側,是一所以神經外科為重點的大型綜合醫院。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北京市...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 醫院動態 > 醫患相互理解 真的很不易
醫患相互理解 真的很不易
時間:2012-10-25 11:24來源:求醫網
生病本就是件讓人心煩的事,病人或家屬在醫院看病的過程中難免火氣大些,再遇上點兒困難,醫護人員往往成了最先受抱怨或攻擊的對象。其實,很多醫患糾紛大多是醫患雙方缺乏了解,缺少溝通造成的。下面是一個真實的病例,希望醫生的點評能讓您對醫生多些理解,也能從中學到一些知識與竅門。
■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用不著去擠大醫院
小王的寶貝孩子這天突然發起了高燒,還不斷咳嗽、咳痰,并有咽痛。這可急壞了全家老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外加小王夫婦緊急磋商,大家一致決定要把小寶貝送到全市最大的兒童醫院就診。于是掛號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了爸爸小王。他披星戴月,凌晨三點就從家出發,奔向兒童醫院掛號室。本以為肯定能排在最前面,可到了醫院小王就傻了眼,掛號的人流已排至掛號大廳的門外。一問別人,敢情人家昨天夜里就在那排上了隊。聽口音真是天南地北,哪兒的都有,大家都是沖著這所國內優秀的兒童醫院來的!小王的心里頓時涼了半截,心里說怎么才能給寶貝孩子掛上號啊?
點評:其實像小王的孩子這種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去二、三級綜合醫院的兒科,或一些私立的高水平醫院,都能夠處理,有時甚至在社區醫院就能解決,沒必要非去兒童醫院等優秀大醫院就診,不僅自己受累,還會延誤孩子的診治,也耽誤其他真正患疑難雜癥的病人及時就診。另外現在各大醫院都能在網上和電話預約掛號,沒必要起早貪黑地去醫院現場掛號!
■疾病沒有診斷清楚前,需要做一些特殊檢查來幫助診斷
小王看著長長的人流 ,頭都大了,想起寶貝孩子痛苦的模樣,他發誓不能打退堂鼓,說什么也要給孩子掛上號!歷盡千辛萬苦,小王總算花高價從號販子手里買到了張號。于是立馬給家里打電話,老少三代人馬上打車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醫院。雖然掛上了號,看病還要排長長的隊,等了2個多小時,總算看上了,護士測量了孩子的體溫,38度,醫生做了簡單的檢查,讓小王帶孩子去做個化驗,拍個胸片。小王心里的火一下就躥上來了,對醫生吼道:“我們半夜三更來掛號,看病又等了兩個多小時,你三分鐘就給我們打發了!孩子發著高燒,你不給處理,還開出一堆檢查,你還有人性嗎?還有沒有醫德?要是你的孩子你會這樣嗎?太不像話了!我要投訴你!”
點評:看病一定不能從號販子手里買高價號!一來會助長倒號的歪風邪氣,二來也給自己經濟上帶來損失!再者現在看病都是實名制,如果用別人的名字看病,一是無法報銷醫藥費,二是發生醫療差錯和事故時,自己也因無證據而無法維權!
醫生在疾病沒有診斷清楚前,需要做一些特殊檢查來幫助診斷,僅憑望、觸、叩、聽這些最基本的手段是不能得出正確診斷的。如果患者曾在其他醫院做過一些檢查建議都帶上供醫生參考,這樣可避免重復檢查,為患者節約金錢,醫生也能盡快做出診斷,及時治療。在疾病沒能確診前醫生是不能用藥的,否則會掩蓋病情、影響診斷、耽誤治療。發熱是人體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生理反應,在沒有達到一定溫度時,如38.5度,是不需用藥物降溫的,是對人體有益的!所以醫生沒有給小王的孩子用退燒藥也是正確的。
國內人口眾多,優秀醫院和專家有限,在很多三級甲等醫院,許多專家一個半天往往要看40個以上的病人,有時甚至超過百人!這樣算來,哪怕醫生不間斷地工作,輪到每個病人的就診時間也就只有幾分鐘,否則醫生便無法看完所有病人。很多大醫院的優秀專家,門診常常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上午門診加班到一、兩點鐘是家常便飯,午飯和午休時間都被占用了,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即便這樣,也還是會受到一些不明真相的患者和家屬的謾罵、污辱,遇到患者投訴,不管有理沒理都要向患者道歉,有時還要被扣發獎金。所以,醫患雙方應相互理解,增加溝通渠道,如醫院可通過定期舉辦免費講座的方式,向患者和家屬普及醫學知識,利用醫院網站和微博等解答患者疑問。患者也要注意在就診時應盡可能簡短地敘述病情和回答醫生的提問。對于藥物的用法、作用機理、副作用等一些患者能自己通過看說明書了解的問題,就不必再問醫生浪費時間了,讓醫生能有更多時間來為更多患者服務!
■在大醫院做特殊檢查排隊等候很常見
小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樓上樓下地跑了好幾趟,排了幾次長隊,終于給寶貝孩子查完了血常規,拍完了胸片。查血常規時,因為寶貝孩子哭鬧,護士扎了三針才抽到血,讓小王一家老小很不高興,和護士又吵了起來:“你拿我們孩子當實驗品練手呢?扎你三針你受得了嗎?何況還是這么小的孩子!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你的孩子被這么扎,你愿意嗎?干不了這行你別干,別在這兒禍害人!”檢查結果出來后,小王一行人回到了兒科診室,醫生看了看報告,給孩子診為“上呼吸道感染”,開了一些口服的抗生素,藥費不到一百元。小王又生氣了,向醫生嚷道:“孩子病得這么厲害,你為什么不給收住院?為什么不給孩子輸液?還給開這么便宜的藥,夠吃幾天的啊?你知道我們看病掛號有多難嗎?還讓我們半夜三更不吃不喝不睡地來受罪啊?”
點評:因為優秀大醫院的患者眾多,做特殊檢查排隊等候的時間長是常見的,有些檢查往往還要預約,結果也不能當時就出來。一些特殊的檢查和治療,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初次成功也是很常見的。比如小兒的頭皮針輸液,或肥胖患者的靜脈輸液,因血管很難看清,往往不能一針扎入靜脈血管內,這些特殊情況患者朋友應當給予理解。再有,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療的,只有病情危重,或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才需要住院治療。
醫生門診開藥的量,也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遵循“急三慢七,行動不便兩周”的原則,即急性疾病不超過3天量,慢性疾病不超過7天量,行動不便的不超過 2周量。另外,抗生素不能濫用,不是越貴的越好,應從最“低級”的抗生素用起,否則小病就給上“高級”的抗生素,導致細菌耐藥,將來得了大病,就無藥可用了。還有就是不能什么病都輸液!“能口服的不必肌注,能肌注的不必輸液!”
■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雙方多溝通理解
小王的寶貝孩子,經過口服抗生素治療,又遵醫囑多喝水,合理膳食,注意休息等,一周后就痊愈了!又恢復了往日活潑好動的本性,家里再次充滿了和諧歡快的笑聲!小王夫婦也理解了醫生的處理是正確合理的!夫婦二人買了很多醫學參考書,還經常參加醫院舉辦的健康教育大課堂,和很多醫生成了朋友。經常和醫生朋友微博互動,雙方加深了了解,小王還成了醫院的社會監督員,周圍的朋友有了醫學問題,也常常向他請教。經歷了這些,小王深深地感到,只有醫患相互理解,多多溝通,才能創造出和諧的醫患關系!
點評:和諧的醫患關系,要靠醫患雙方共同創造!醫患應當多溝通交流,國家也要進行醫療制度改革,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提高醫務人員素質和待遇。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醫患和睦相處,尊醫重患的醫療環境定會在中華大地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