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第四醫院位于風景秀麗、舉世聞名的風景勝地岳麓山下。是一所集臨床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三級綜合醫院。始建于1956年,... [ 詳細 ]
醫用自動輸氧器在治療缺血缺氧性疾病中的應用
時間:2012-10-23 17:51來源:求醫網
醫用自動輸氧器是將氣體氧與臨床治療的靜脈輸液相結合,即用輸氧器來代替原靜脈輸液的進氣管,使氧氣代替空氣進入輸液瓶內助推完成靜脈輸液,輸氧器內的高壓氣體以連續氣泡的形式進入瓶內與液體接觸形成一個高分壓、高深度的氧環境,從而將該液體制成了高氧液,達到直接向組織細胞供氧的目的。該療法可迅速緩解缺氧,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壓,對治療缺血缺氧性疾病有很大益處。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53±3.46)歲。其中冠心病15例,消化道出血10例,CO中毒5例。
材料 采用加拿大·藍孚生物醫學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醫用自動輸氧器,規格500ml、250ml、100ml三種,及與產品規格配套的輸液液體,一次性輸液器一副。
1.2方法 無菌操作下遵醫囑配制輸液液體,將輸液器的插入藥液中,按常規順序準備輸液。選擇與瓶裝液體規格相同的輸氧器,把輸氧器的進氣連接頭固定在輸氧器上,將自動輸氧器的進氣針也插入藥液瓶中。確認自動輸氧器的進氣針略高于輸液器的插瓶針,同時將輸液器的進氣管關閉或系死,拿住輸氧器的壓力調節閥按與上所示的箭頭相反的方向擰動輸氧器的瓶體,氣量大時適當回調。調節輸氧器的上氣速度與患者的輸液速度相應。
觀察指標:①應用PM-9000多參數監護儀監測BP、P、R和SaO2改變;②在未吸氧的情況下分別于輸液及輸液后1小時采動脈血氣分析;③觀察胸悶、氣短、頭昏乏力、頭痛等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
2、結果
所有病人在輸入充氧液1小時后CaO2、PaO2均較輸液前有顯著升高,(P<0.01)(見表1),其中80%的病人在輸注充氧液后頭昏、乏力氣短等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病人在輸液過程中生命體征平穩,無不良反應發生。<>

3、討論
3.1、目前臨床使用的供氧方法很多,如輸全血、高壓氧艙、常規吸氧、紫外線輻射充氧血液輸注等[1]。利用醫用自動輸氧器輸液給氧為臨床提供了一種新的供氧治療方式。它實現了靜脈輸液與靜脈給氧同步進行,使輸液速度可隨上氣速度隨意調整,故對靜脈輸液技術也是一個新的革新。
3.2、與鼻吸氧相比,前者無鼻腔黏膜干燥、發涼等不適感,病人樂于接受。
3.3、通過呼吸道給氧雖然每次吸入的氧氣較多,但一部分氧氣又隨呼氣排出體外,因此浪費掉的也多。采用醫用自動輸氧器靜脈給氧可通過血循環直接向組織細胞供氧,因而增加了氧的利用度。
體會 一般護理:護士要做好對病人的解釋工作,耐心講解醫用自動輸氧器的治療原理,消除患者的顧慮。
嚴格按產品規格配套使用。例:250ml的醫用自動輸氧器內充入的氧氣量是以311ml為最高限量值,即4個大氣壓。經輸氧器的減壓裝置減壓后雖壓力減到1.2Kpa,如果誤將其與100ml裝的液體配套使用,當輸液瓶內的輸液結束后,輸液瓶內的氣體壓力仍將高于1個大氣壓,這樣很容易造成空氣栓塞。因此,臨床使用時需對應輸氧器與輸液瓶的規格使用。
嚴格掌握充氧液體總量與速度 一般缺氧充氧液體量在1000ml/d內,中度缺氧者充氧液體量在2000ml/d以內,重度缺氧者酌情加倍。連續大劑量充氧輸液>2000ml/d的患者需監測其血氧值。一般療程為7-10天。輸氧器的上氣速度與患者的輸液速度相對應,一般30-50滴/min。
注意觀察藥物禁忌:在臨床通常使用的藥物有硝酸甘油、硝普鈉、復方丹參、腦垂體后葉素、洛賽克、能量合劑及多種抗生素,暫未發生有異常反應,但不能排除某些特殊藥物在經過溶氧活化處理后有變性的可能[2]。因此,在臨床使用中要加強用藥觀察。
結合常規吸氧以增加療效:輸入充氧液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機體缺氧的問題,但它卻不能完全替代呼吸道的功能,由于輸液量的限制,病人在短時間內不能大量輸入充氧的高氧液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因此對缺氧嚴重的病人,仍有必要呼吸道給氧。
<!--0.01)(見表1),其中80%的病人在輸注充氧液后頭昏、乏力氣短等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病人在輸液過程中生命體征平穩,無不良反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