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愛醫院創建于1864年,是湖北省最早的西醫醫院,歷經百余載的風雨征程,憑借百余年的拼搏進取,如今的普愛醫院科室設備齊全,技術人才雄厚,特... [ 詳細 ]
武漢晚報現代健康報醫都大講堂
時間:2012-10-25 14:50來源:求醫網
一直在吃降糖藥,為啥血糖還是控制不好?門診中,糖尿病人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上周末,在武漢晚報現代健康報與武漢市普愛醫院聯合舉辦的“正確使用口服降糖藥”講堂上,內分泌科主任林梅說,超過半數的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是用藥時間、劑量和方法不對。目前主要有五種降糖藥,不同種類作用機制不同,服用方法也有別。
代表藥物:二甲雙胍
雙胍類藥物使用時間最長,用了50余年。它的降糖效果平穩,對心血管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實它的降糖效果非常好,幾乎每一個糖尿病人都需要使用。
這種藥飯前、飯中、飯后吃都可以,由于此類藥容易產生惡心、嘔吐、腹脹等胃腸道反應建議在餐后服用,從小劑量開始。
磺脲類:飯前30分鐘吃
代表藥物:達美康、糖適平
凡是名字叫“格列**”的都是磺脲類,這種藥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建議在餐前30分鐘內吃。
有長效和短效。長效的較好固定在每天早餐前吃,注意緩釋片不要掰開服。70歲以上的老人腎臟排泄功能下降,很容易造成藥物蓄積,引起低血糖建議用短效的。
非磺脲類:飯前15分鐘吃
代表藥物:諾和龍
帶“格列奈”的是非磺脲類的,這種降糖藥起效快,飯前15分鐘吃就可以了。
林梅提醒,諾和龍包裝盒分別有橘紅色帶和黃色色帶兩種,橘紅色的劑量是2毫克的,黃色的劑量是1毫克的。很多人買藥,拿起來就走,根本不看劑量。如果1毫克吃成2毫克的,馬上就會引起低血糖。
有的老人胃口不好,不想吃飯,又怕漏了藥,空著肚子就吃。林梅說,大家一定要記住,不吃飯千萬不要吃藥。
α-糖苷酶遏制劑:第一口飯嚼服
代表藥物:拜唐蘋、卡博平
這類藥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是老年人優選用藥。“吃這個藥一定要和第一口飯一起嚼服。”林梅說,有的人說“我沒吃飯,我吃的是面條、饅頭”,這里說的“飯”是吃任何東西都算。還有的說“我沒牙,怎么嚼”,沒關系,沒牙的可以用溫水吞服。
噻唑烷二酮類:飯前飯后都可以
代表藥物:鹽酸吡格列酮、文迪雅
這種藥是改善胰島素抵抗的,用來增強胰島素敏感,飯前飯后都可以。每天一顆,早上吃。如果出現水腫建議讓醫生換。
提醒
糖化血紅蛋白:
3個月查一次,要在7以下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發癥。”林梅說,糖尿病人都知道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卻不知道,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才是血糖控制的“金標準”,它能反映23個月的血糖控制水平,與并發癥的發生直接相關。
正常人的糖化血紅蛋白為4%6%,這個指標值越高,發生并發癥的幾率越大。林梅說,想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這個指標必須小于7%。“我們門診每個月至少要接診500個新病人,做過糖化血紅蛋白檢查的寥寥無幾。”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3-6個月要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