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原核工業四一五醫院)始建于1958年,是湘南地區久享盛譽的大型三級甲等綜...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 > 醫院動態 > 40不惑鑄輝煌
40不惑鑄輝煌
時間:2012-10-27 13:37來源:求醫網
415醫院始建于1958年,經過40年的建設和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保建、醫學科研、藥品生產和衛校教學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415醫院下轄衡陽燕恒制藥廠、南岳分院、核工業衛生學校和廣東惠陽大亞灣醫院。職工逾千人,各類各級專業技術人員680人,其中高級職稱85人,中級職稱199人,有2名專家載入《當代國內》叢書,13名專家獲政府特殊津貼,3名專家是衡陽市衛生學科帶頭人,18人分別被評為國內先進工作者、省部級勞模和先進個人。醫院現有病床600張,設14個病區、12個一級臨床醫療科室、29個二級臨床專業和24個醫技科室;有包括多普勒彩超、CT、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大型X光機等在內的各類各型現代先進診療設備2000多臺(件);設施完善、功能齊備的新門急診綜合大樓和住院大樓,為廣大患者治病療傷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
415醫院努力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引進和開發新技術、新項目、有《硝酸鈾酰復合燒傷的搶救》、《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新工藝》、《鈾礦矽肺合并癌報告》等11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國內科學大會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完成科研課題38個,有數百篇醫學論文在國際國內各級醫學雜志發表和學術會上交流。該院的外科技術素負盛名,近幾年又成功地開展了帶翼椎弓根鋼板治療腰椎滑脫、人工全髖關節置換、采用帶蒂臍靜脈瓣修補膽管前壁治療肝部膽管狹窄、巨大聽神經瘤及高頸段脊髓腫瘤摘除、斷手斷肢再植等數10項高難手術。 415醫院以“分級管理”為動力,促醫療質量、護理水平和各項工作的全面提高,使醫院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軌道,拓出了“軟件上臺階,硬件上檔次”的輝煌。去年,該院順利通過醫院分級管理評審,受到省評審組和省廳的高度評價。
415醫院在一貫堅持和強調“社會效益第一”的同時,也獲得了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開院后的第一年,門診總人次不到6萬,住院總人數只有1300多,服務總收入才20來萬元;到80年代,門診總人次年均過10萬,住院總人次年均近6000,服務總收入年均400萬元;90年代有了更大的變化,1997年門診總人次近14000,住院總人次7500多,服務總收入3110萬元。
415醫院創出的業績,疊映在一個又一個榮譽里:1988年和和1990年,連續兩屆被核工業總公司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1994年被衡陽市授予“十佳醫院”稱號;1997年被衡陽市評為“文明服務醫院”。該院之所如此,除了有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之外,關鍵有講團結、守清廉、勤政務、重實干的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蘸將情義寫春秋
415醫院開院以來,一直忠實地承擔核工業中南地區所有單位及華東、華南部分單位職工、家屬的醫療保健和全系統鈾礦矽肺結核病的診斷、防治任務,即使在核工業“轉民”的艱難進程中許多地礦單位經費拮據之際,也沒有為追求經濟收入而削減服務的熱情,仍一如既往地高奏“情傾核工業”的主旋律。據統計,1989年對外開放后的15年間,本系統職工、家屬年均占該院住院總床日的35.4%,年均占門診總人次的31.6%。
本系統職工、家屬來院就醫,優先掛號、優先接診、優先作檢查、優先安排住院;特設特約門診,專由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名醫為本系統患者看病,本系統患者隨到隨看,想要誰看就能馬上等到誰的熱情細診,實行“三包一免費”,即包繳費、包取藥、包拿檢查結果,對空腹作完檢查的免費招待牛奶、面包等食品;為了減輕本系統單位與患者的經濟負擔,實行住院床位費優惠15%,集體體檢打8折。該院的南岳分院,針對物價上漲、病人伙食消費高的情況,每月補貼本系統病人每人生活費60元。
415醫院不光積極“收進來”,還經常送醫上門,為本系統基層排憂解難。僅1984年以來,就先后47次派醫療隊深入本系統廠、礦、隊、院、所進行義診、體檢和保健咨詢;多次派醫療骨干到本系統基層職工醫院和醫務所會診、傳技、幫助處理疑難重證。在院內的救死扶傷中,415醫院用精湛的醫術和春風化雨般的愛心,給本系統危重傷病員以源源不絕的滋潤。
711礦一年輕女工因事故被濃硫酸燒成深Ⅲ度、創面達40%的特重傷送進了415醫院,經全力搶救脫險后,手術醫師不顧勞累,為她精心做了5次切削痂植皮手術,使她痊愈得又快又好。做第一次手術時,為了不延誤時間,避免創面感染,主管醫師于前一天下午專程趕往省城購買輻照豬皮,趕回來已是第二天下午5點多。他顧不得片刻休息,就馬不停蹄到病區組織手術,住在院外已下班回家的手術醫師接到電話也很快趕來。手術從7點做到深夜2點才結束,他們這才感到深深的疲憊是那樣不可抵御。40個春秋,415醫院就是這樣,用日月可鑒般的情義,譜寫了一曲感人的頌歌!
415醫院努力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引進和開發新技術、新項目、有《硝酸鈾酰復合燒傷的搶救》、《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新工藝》、《鈾礦矽肺合并癌報告》等11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國內科學大會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完成科研課題38個,有數百篇醫學論文在國際國內各級醫學雜志發表和學術會上交流。該院的外科技術素負盛名,近幾年又成功地開展了帶翼椎弓根鋼板治療腰椎滑脫、人工全髖關節置換、采用帶蒂臍靜脈瓣修補膽管前壁治療肝部膽管狹窄、巨大聽神經瘤及高頸段脊髓腫瘤摘除、斷手斷肢再植等數10項高難手術。 415醫院以“分級管理”為動力,促醫療質量、護理水平和各項工作的全面提高,使醫院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軌道,拓出了“軟件上臺階,硬件上檔次”的輝煌。去年,該院順利通過醫院分級管理評審,受到省評審組和省廳的高度評價。
415醫院在一貫堅持和強調“社會效益第一”的同時,也獲得了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開院后的第一年,門診總人次不到6萬,住院總人數只有1300多,服務總收入才20來萬元;到80年代,門診總人次年均過10萬,住院總人次年均近6000,服務總收入年均400萬元;90年代有了更大的變化,1997年門診總人次近14000,住院總人次7500多,服務總收入3110萬元。
415醫院創出的業績,疊映在一個又一個榮譽里:1988年和和1990年,連續兩屆被核工業總公司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1994年被衡陽市授予“十佳醫院”稱號;1997年被衡陽市評為“文明服務醫院”。該院之所如此,除了有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之外,關鍵有講團結、守清廉、勤政務、重實干的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蘸將情義寫春秋
415醫院開院以來,一直忠實地承擔核工業中南地區所有單位及華東、華南部分單位職工、家屬的醫療保健和全系統鈾礦矽肺結核病的診斷、防治任務,即使在核工業“轉民”的艱難進程中許多地礦單位經費拮據之際,也沒有為追求經濟收入而削減服務的熱情,仍一如既往地高奏“情傾核工業”的主旋律。據統計,1989年對外開放后的15年間,本系統職工、家屬年均占該院住院總床日的35.4%,年均占門診總人次的31.6%。
本系統職工、家屬來院就醫,優先掛號、優先接診、優先作檢查、優先安排住院;特設特約門診,專由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名醫為本系統患者看病,本系統患者隨到隨看,想要誰看就能馬上等到誰的熱情細診,實行“三包一免費”,即包繳費、包取藥、包拿檢查結果,對空腹作完檢查的免費招待牛奶、面包等食品;為了減輕本系統單位與患者的經濟負擔,實行住院床位費優惠15%,集體體檢打8折。該院的南岳分院,針對物價上漲、病人伙食消費高的情況,每月補貼本系統病人每人生活費60元。
415醫院不光積極“收進來”,還經常送醫上門,為本系統基層排憂解難。僅1984年以來,就先后47次派醫療隊深入本系統廠、礦、隊、院、所進行義診、體檢和保健咨詢;多次派醫療骨干到本系統基層職工醫院和醫務所會診、傳技、幫助處理疑難重證。在院內的救死扶傷中,415醫院用精湛的醫術和春風化雨般的愛心,給本系統危重傷病員以源源不絕的滋潤。
711礦一年輕女工因事故被濃硫酸燒成深Ⅲ度、創面達40%的特重傷送進了415醫院,經全力搶救脫險后,手術醫師不顧勞累,為她精心做了5次切削痂植皮手術,使她痊愈得又快又好。做第一次手術時,為了不延誤時間,避免創面感染,主管醫師于前一天下午專程趕往省城購買輻照豬皮,趕回來已是第二天下午5點多。他顧不得片刻休息,就馬不停蹄到病區組織手術,住在院外已下班回家的手術醫師接到電話也很快趕來。手術從7點做到深夜2點才結束,他們這才感到深深的疲憊是那樣不可抵御。40個春秋,415醫院就是這樣,用日月可鑒般的情義,譜寫了一曲感人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