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創建于1980年,原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寶鋼醫院,2005年7月正式改為現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 > 醫院介紹
醫院介紹
- 醫院等級:三級乙等 總床位數:502個 醫院類型:綜合醫院
- 日門診量:221位 主任醫師:30位 副主任醫師:100位
- 醫院面積:2余萬平米 建院時間:1980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創建于1980年,原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寶鋼醫院,2005年7月正式改為現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經過30年的建設與發展,該院已成為一所管理科學、設施先進、專科齊全,以創傷急救等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醫院,1997年被國家衛生部首批認定為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網絡醫院。醫院目前核定床位502張,臨床科室35個,在職員工980余名,高級職稱120余名,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有 130余名,擁有一批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專家學者。醫院醫療儀器設備先進完善,配備有1.5T雙梯度磁共振、64層螺旋CT、DSA、血液凈化機、 DR、X刀、數字胃腸機、直線加速器、三艙七門高壓氧治療艙、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蛋白分析儀等大型儀器。
醫院依據區域以重工業、交通運輸業為主的特點,精心打造以創傷急救為特色的一批專業學科群,如普外科、神經外科、骨科、燒傷整形科、心胸外科、手外科、脊柱外科、放射科等,使這些學科成為地區優勢明顯的品牌科室,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學科群。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創傷醫學研究所在我院成立,為創傷醫學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交叉研究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臺。醫院積極開展冠狀動脈支架置入、射頻消融、ERCP、腫瘤介入治療、放射治療等診療項目;同時,心胸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和婦產科的微創手術在區域內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2008年底,作為上海市六家危重新生兒會診搶救中心之一,兒科承擔了上海北部區域危重新生兒搶救的重任,為患兒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醫院積極營造“科教興院”和“人才強院”的良好氛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教學與醫療齊頭并進,進入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燒傷整形科、內分泌科、普外科、神經外科、眼科、泌尿外科、腫瘤科、心內科、衛生管理等2個博士培養點、16個碩士培養點,承擔著研究生培養任務。與此同時,我院還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科委、市教委、市衛生局等項目的科研課題,每年有百余篇論文被國內外期刊收錄。臨床醫學院不斷推進辦學與教育改革力度,目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已成為國內高職高專示范基地,編寫《臨床醫學概論》、《醫學影像成像原理》、《核醫學》、《放射治療學》等教材,形成包括心電、腦電、超聲在內的影像技術操作電子圖庫,實現教學上的重大突破。
為了提升醫院的綜合優勢,醫院加快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近年來不僅引進了一批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并為許多年輕的醫護人員提供出國進修和攻讀碩、博士的機會,在全院范圍內形成良好的學術和競爭氛圍。醫院積極拓展對外醫學交流,與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以色列、日本等醫療機構建立了良好協作關系,海內外人員來往交流日漸頻繁,促進了我院與世界醫學的交流和接軌。
醫院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和醫院文化建設作為提升全院職工內在素質的一項重大系統工程,以新時期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先導,以改善服務態度和發揚良好醫德醫風為重點,更新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堅持“公立、公益、基本”的辦院宗旨,積極追求社會效應為主導的辦院方向,先后獲得國內衛生系統抗擊非典**者先進集體,國內優秀院長獲獎單位,連續四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以及上海市醫院(衛生)系統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醫院堅持以“質量建院、人才強院、科教興院”為辦院宗旨,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深化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增強工作效率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在保證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同時,滿足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提高醫院的綜合競爭力。相信通過全體員工的不斷努力,一個現代化的、充滿生機的、值得信賴的醫院在上海北翼的長江口岸巍然屹立。
乘車路線
咨詢電話:021-56691101
郵箱地址:02156691101@qq.com
郵政編碼:201999
醫院地址:漠河路280號
乘車路線:711路、172、寶山2路、寶山15路、寶山8路、116路、952B路、淞涇線、淞嘉線、永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