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簡稱“中心”)是復旦大學附屬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傳染病醫師進修教育培訓基... [ 詳細 ]
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簡稱“中心”)是復旦大學附屬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傳染病醫師進修教育培訓基地、國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臨床進修教育基地、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臨床基地;復旦大學傳染病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組成部分,復旦大學婦產科學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 醫院動態 >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
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簡稱“中心”)是復旦大學附屬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內傳染病醫師進修教育培訓基...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1 20:18來源:求醫網
目前人們對微生物與人的健康尤其是正常菌群的研究正逐漸重視起來。 微生物能夠在人出生的過程中以及出生后與環境的接觸中通過多種途徑侵入人體,主要方式有:1.通過產道侵入,胎兒在經過母體產道時產道內的某些微生物可借機侵入胎兒體內。2.胎兒出生后外界環境中的微生物直接侵入嬰兒體內。3.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它們通過母乳進入嬰兒體內,參與正常菌群的組成。 微生物主要分布于人的體表和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體表微生物是人體的天然屏障,可抵御病原體的入侵。腸道是最常見的微生物定居場所,人們將其看成是開啟免疫系統的鑰匙。腸道粘膜中分布有較多的免疫細胞,而且血供豐富、富含糖蛋白和核酸,這些物質可以有利于定居在腸道的微生物與宿主間的相互作用。
有關研究表明,不同類型的乳酸菌可以激活不同的樹突狀細胞活化不同種類的T細胞,從而改變宿主的防御類型。其他可寄居微生物的腔道還包括有口腔、鼻咽腔、陰道等。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
1.微生物對人的生理功能潛在影響的研究。 人們已經通過實驗證實胎兒早期發育對今后的成長有長遠的影響。Baker提出孕婦營養不良會增加胎兒長大成人后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母體在懷孕期間患感染性疾病后相應的診斷和藥物治療都會對胎兒產生影響,例如放射診斷可導致胎兒出生后的抑郁癥以及精神分裂癥。早期定植在人體內的微生物對嬰兒也存在一定的影響。人們已經證實早期定居于人體的微生物對于人的認知能力、身高、體重等方面的發展都有影響。某些病原體與先天性發育遲緩的相關性已經得到證實,如果兒童在發育階段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就會導致很多功能發育障礙。
2.選擇性植入某些微生物給胎兒、嬰兒、成人進行特定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科學家對微生物與疾病間的關系有了更多認識。例如腸道中的某些細菌可以合成降低腸道炎癥和疼痛的物質,人們通過MRI對腦部功能進行研究時證明這些腸道疾病可以導致患者頭痛,那么是否可以在嬰幼兒時期通過向腸道內植入某些微生物來減少這類人群神經性頭痛的發生率呢?在艾滋病發病率較高的國家,例如博茨瓦納有近50%的產婦是HIV-1陽性感染者,她們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兒受到陰道內HIV-1感染的危險性非常高。通過研究發現提高陰道內桿菌的水平可以降低HIV-1的感染率。在這些國家目前使用某些桿菌如鼠李糖乳酸桿菌 GR-1,或者使用重組的細胞因子激活劑如L. jensenii(分泌兩種CD4 T細胞結合蛋白,可以覆蓋CD4 T細胞上的HIV-1結合位點,從而遏制HIV-1與靶細胞的結合)注入產道內,可以減少分娩過程中胎兒感染HIV-1的危險。 在未來人們或許可以通過給胎兒體內選擇性接種某些微生物,使人們可以獲得更長的壽命和更高的生存質量。很多學科的高速發展例如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基因工程、機器人技術、影像醫學、兒科學、神經病學、行為科學為我們更好地研究人體內寄生的微生物提供了廣闊的研究方法。可以在母體懷孕期間、嬰兒期及成人等任何階段,將某些具有分泌治療性物質的微生物接種到人體內,以達到某種治療作用。
總之,微生物尤其是非致病性的細菌與宿主間的關系仍待深入研究。盡管微生物的干預措施無法迅速治愈這些疾病,但是對微生物與人的生存質量的正確理解可以促使我們對某些傳統的認識發生轉變。我們不要忘記微生物比人類早出現39億年,人類不得不逐漸適應微生物的環境才能夠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