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第四人民醫院始建于1958年,經40多年建設,現已發展成為粵東地區有規模、以精神衛生為專科特色的醫院。
醫院總部位... [ 詳細 ]
汕頭市第四人民醫院始建于1958年,經40多年建設,現已發展成為粵東地區有規模、以精神衛生為專科特色的醫院。
醫院總部位于汕頭市金湖路50號,在礐石風景區設立一個分院(張恭榮康復中心)、郊區紅蓮池設一個住院部。全院占地面積65畝,建筑面積23826.57m2,開放床位50..." />
汕頭市第四人民醫院始建于1958年,經40多年建設,現已發展成為粵東地區有規模、以精神衛生為專科特色的醫院。
醫院總部位...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3-03-05 13:37來源:求醫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這名嬰兒的母親是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他出生30小時后,醫生便對其實施了抗逆轉錄病毒聯合治療。一系列測試表明,嬰兒血液中的病毒在逐步減少,在他出生29天之后,病毒降低到了無法檢測的水平。治療一直持續到該嬰兒18個月大時停止。10個月后,多次對其進行標準的血液檢測,均沒有發現血液中存在艾滋病病毒。HIV特異性抗體這一標準的HIV感染臨床指標的測試結果也始終為負。
研究人員說,這名嬰兒現在被視為“功能性治愈”,也就是說,無需終身用藥,其體內的HIV感染已被完全控制,且標準的臨床測試無法檢測到血液中的HIV 復制。但“功能性治愈”患者體內仍有少量病毒,可通過超靈敏方法識別出來,而與之相對而言的“根本性治愈”,則是指患者體內病毒已完全清除。
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由于及時采用了抗病毒治療,制止了病毒宿主的形成,該嬰兒才得以治愈。病毒宿主指的是一種休眠細胞,其在大多數艾滋病患者停止治療后短短數周內會再度引發感染,極難對付。
及早治療是關鍵
目前,為防止高風險新生兒感染HIV病毒,通常會對其施以為時6周的預防性劑量的多種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而一旦確診感染,則改用治療性劑量。但研究人員說,此次的特殊病例可能會改變目前的做法,因為它凸顯了在極早期采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治療潛力。
“立即對新生兒采取抗病毒療法,防止病毒的藏身之地在第一時間形成,由此可以幫助嬰兒清除病毒,實現(對感染的)長期控制,而無需終身接受治療。” 該報告的主要作者、約翰 霍普金斯兒童中心的病毒學家德博拉 佩爾紹德說。
專家表示,不需要治療、具有天然遏制艾滋病病毒的能力是極為罕見的,只在不到0.5%的成人艾滋病毒感染者身上觀察到,他們被稱為“精英控制者”,其免疫系統能遏制病毒的復制,使病毒數量保持在臨床檢測不到的水平。HIV專家一直在尋求一種方法,希望將所有的艾滋病患者轉化為“精英控制者”,而這項最新成果有望改變局面。
“大規模地完全根除病毒是我們的長期目標,但就目前而言,這仍是遙不可及的,而對高風險新生兒實施積極、及時、準確、有針對性的抗病毒療法,可能是我們實現功能性治愈的較好機會。”麻省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家凱瑟琳盧蘇里亞加說。
研究人員同時提醒,他們還缺乏足夠的數據,尚不能建議改變目前的做法,用治療性劑量取代預防性劑量對高風險新生兒實施治療,不過,這名“功能性治愈”嬰兒的例子為開展原理驗證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佩爾紹德說:“下一步是要證實,這究竟是對極早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一個極不尋常的反應,還是一種同樣可適用于其他高風險新生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