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第二醫院坐落于紹興市區延安路,毗鄰優秀歷史文化景點——魯迅故里。醫院前身為紹興福康醫院,始建于1910年,目前是紹興市建院歷史最早的一家集... [ 詳細 ]
別讓寶寶受“抗生素”傷害
時間:2012-11-02 14:40來源:求醫網
寶寶突然感冒、發燒,媽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寶寶生病可不是小事情,心急如焚的媽媽迅速帶著寶寶奔赴醫院,吊瓶趕緊掛上,抗生素立馬吃上……且慢,媽媽的行為真的對寶寶有好處嗎?抗生素真的是最保險的都行藥嗎?
抗生素,在很多人眼中也是消炎藥的代名詞。青霉素、紅霉素以及大家熟悉的頭孢類藥物,都是抗生素,它們是人類健康的功臣。然而,抗生素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旦被濫用,會給人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傷害。
一旦寶寶生病,“忙”加“盲”的媽媽們很容易把抗生素當成救命稻草,一到醫院就要求給孩子使用抗生素。對此專家提醒,抗生素使用不當可能給孩子造成傷害,媽媽們千萬別“迷信”抗生素。
有醫學專家評價:在美國買槍容易,但買抗生素卻很難,而國內正好相反。專家說,凡超時、超量、不對癥使用或未嚴格規范使用抗生素,都屬于抗生素濫用。
為什么寶寶最容易中抗生素的招?主要是由于兒童在器官生理功能上發育不成熟,尤其是新生兒,最需避免或慎用主要經肝臟代謝和經腎臟排泄的毒性較大的抗生素。在兒童藥物性腎損害中,大約有近五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由藥物引起的。
監測數據顯示,由抗生素引發的不良反應,癥狀為皮膚瘙癢、過敏性皮疹及過敏性休克等變態反應的占67%,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系統反應的占8%。還可能產生頭痛、頭昏、心悸、胸悶等不良反應。
濫用抗生素還會傷害寶寶的耳朵,北京市聾兒康復中心的聾啞孩子中,有一半以上變聾的原因跟濫用抗生素有關。來自國內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的數字顯示: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人,占總體聾啞兒童的比例高達30%~40%,而一些發達國家只有0.9%的比例。
小心以下誤區
一是把抗生素當成“都行藥”、“保險藥”。一些家長對醫生說:“孩子體質差,經常發燒、咳嗽。您給開點消炎藥,孩子有小病就在家吃藥,不到醫院來了。”還有一些人把抗生素當成“保險藥”,即便病情沒有用抗生素指征,也用上抗生素。
二是認為“優秀”抗生素最能“殺”細菌。價格最貴的抗生素就是“優秀”的,殺菌作用最強、療效較好的嗎?其實,抗生素的價格與臨床療效沒有必然聯系。例如,有些價格便宜的老藥藥效比較穩定,再加上人們不經常使用,療效可能更好。一些價格較貴的廣譜抗生素雖然對各種類型的細菌都有效,但對其耐藥的細菌也多,且不良藥物反應也較多。
三是任意用藥、停藥。很多病人病情較重時尚能按時按量服藥,一旦病情緩解,服藥便隨心所欲。抗生素起效有賴血藥濃度,如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不但不能徹底殺滅細菌,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四是隨意聯合使用抗生素。對于確屬細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據不同菌種選擇相應的藥物。一些人認為只要是抗生素就能消炎,甚至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時使用幾種抗生素。這樣輕則達不到理想的療效或使療效降低,重則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