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中醫院始建于1956年,經過五十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張志堅? 停診。
?
張琪 1月5日停診改6日上午門診,1月8日下午停診。
?
葛信國 1月8日停診改7日門診,1月12日下午停診改13日上午門診,15日上午停診改16日上午門診。
?
沈曉瑛? 1月5日停診。
?
李淑萍 1月7日—9日停診,1月19日—26日停診。
?
陳岱 1月7日、8日停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心血管病人如何安“心”度夏
時間:2012-11-03 09:53來源:求醫網
常州的氣溫已高達31℃,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夏天的味道。夏天對年輕姑娘們來說,正是展示她們綽約風姿的好時節,然而,對于心腦血管病人來說,夏天是一個特別需要提高警惕的季節。而有關資料顯示,夏天醫院的心血管病人就會劇增。尤其是心臟性猝死,這種突然性死亡更為高發。因此每年入夏伴隨氣溫上升,總能看到猝死的新聞報道。
那么,為何心血管病人夏天容易發病呢?心血管病人又如何安“心”度夏?記者特地走訪了常州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市名中醫、醫學博士張斌霞。
張博士告訴我們,夏季的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這是因為天氣熱,人體為散熱會擴張體表血管,血液集中于體表,心臟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可加重心腦血管患者的缺血缺氧反應,往往會加重病情。其次,夏天出汗多,血液易黏稠,血黏度升高易形成血栓。第三,悶熱的天氣,病人容易急躁,植物神經紊亂容易引發心律失常。第四,夏夜天氣燥熱,而且晝長夜短,睡眠質量打折扣,缺乏休息的心腦血管患者容易發病。所以對那些有既往心臟病史以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病的患者需提高警惕。
針對心血管病人如何安“心”度夏。張博士給出了“三十二字方針”:
一、起居有節,適當午睡
盛夏白天時間長,夜晚睡眠時間短,老年心血管病人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能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晨起后在初升的陽光下戶外鍛煉,以順應陽氣的生長。在炎熱夏季一定要安排適當時間午睡,不要飯后立即睡覺,飯后過半個小時為宜,即使是短暫小憩,也會使身體得到舒緩,身體組織缺氧狀態得以改善。據科學家研究調查,老弱者炎夏午睡能降低腦溢血和冠心病的發生率。
二、春夏養陽,避免貪涼
中醫認為,春夏陽氣生發,要注意養護。因此老年心血管病人即使盛夏冷飲也要少吃;用電風扇取涼宜輕柔微風建議以手搖扇取涼;使用空調的家庭,空調溫度不易調得過低,以26℃為宜,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控制在6-8℃為宜,空調使用時間不可過長;室內宜經常通風換氣,以保持空氣新鮮。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直接對著電扇吹。當天氣悶熱、空氣中濕度較大時,應減少戶外活動。若出汗太多,切記不可洗冷水澡。因為盛夏季節,人的體表毛細血管擴張,汗腺全部開放,突然遇冷,體表血管和汗腺會收縮關閉,使體內存在的大量余熱散發不出來而導致中暑。
三、科學補水,合理飲食
心腦血管病人不能跟普通人一樣喝水,應及時補水,方法是少量多次飲水,別等渴了再喝,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超過一個紙杯的飲水量;養成睡前一杯水的好習慣,這樣可以預防減少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在凌晨的發作;要多喝涼開水,及時補充水分建議在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后都少喝一些水。如有條件可常喝如綠豆湯、蓮子湯、百合湯、菊花茶、荷葉茶等飲料,既可補充水分,又能清熱解暑,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每日有1500毫升左右的尿量即表示人體內水分是足夠的。
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減退,食欲下降,飲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鮮疏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可適當吃一些瘦肉、魚類,盡量少吃過于油膩或高脂肪食物,避免直接服用冰箱內拿出的食物和暴飲暴食。高血壓者每日的鹽攝入量控制5克以下,同時提高攝入含鉀豐富的食品。
四、規律服藥,控制情緒
心血管患者大都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夏季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對平時服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病的藥物做合理調整。必須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服用常規治療用藥,不能擅自增減用藥。同時備好急救用藥。隨身攜帶急救盒以備急需使用方便。
夏季天氣悶熱,人的情緒較容易煩躁,也即中醫講的“心火旺盛”,可使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容易發生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所以要特別注意“靜心”養生。當過分激動、緊張,特別是大喜大悲大怒時,由于交感神經活性增強,可使小動脈血管異常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增強,使冠心病患者缺血、缺氧,從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情緒樂觀,生活規律,保持良好心態,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盡力避免過度緊張、激動、焦慮、抑郁等不良刺激,避免參加炒股、搓麻將等剌激性較強的活動。“心靜自然涼”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后,張博士還向廣大市民推薦了適合夏季的6種降暑食物:
(1)苦瓜:中醫學認為,夏季暑濕較重,濕困脾胃,運化不健,而苦味食物有健脾燥濕的作用。用苦瓜泡制的涼茶,飲后可消暑怡神,還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
(2)食醋:夏天細菌繁殖活躍、腸道傳染病增加,此時,醋能對各種病菌有較強的遏制作用。夏季多吃涼拌菜,放些香醋,不知不覺中吃的油脂也減少了。
(3)茶水:茶葉含鉀較多,約占其重量的1.5%左右。而且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有經驗的保健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式來補鉀。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既解渴又解乏,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優選飲品。
(4)西瓜: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生津的功效。是瓜類中消暑解渴的優選。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西瓜皮還可用來涼拌、炒菜吃。
(5)綠豆湯(粥):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
(6)果蔬汁:夏天四肢倦怠時,多喝些果蔬汁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新鮮果蔬汁能有效為人體補充維生素以及鈣、磷、鉀、鎂等礦物質,可以增強細胞活力及腸胃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消除疲勞。
專家簡介
張斌霞 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導,市級名中醫。省中醫藥學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心系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市醫學會老年病學組副主任委員。從事臨床工作20余年,對冠心病心絞痛、心力衰竭、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及各種內科雜癥的中西醫結合診治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