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慶市中醫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459-5865089
- 【網址】www.dqszyy.com
- 【地址】大慶市薩爾圖區保健路8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夫妻萬里路 天使援疆情
時間:2012-11-03 10:37來源:求醫網
2010年12月24日,對于一般人來講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可是對于我院康復科醫生魏永明來說卻是難忘的。因為今天他將離開他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離開他的親人摯友,奔赴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福海縣中醫院開始他為期一年半的援疆之旅。
當飛機緩緩駛離地面,家鄉在眼中漸漸模糊,魏醫生的心里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惆悵,而是在腦海中不停地設想著未來的工作場景。他覺得自己仿佛也長出了翅膀,可以在天空中盡情的翱翔。
能夠支援西部地區建設一直是魏醫生的夢想,以前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那些支教教師的感人事跡,就不禁心潮澎湃。在他看來,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去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是人生價值的較好體現。
現在他終于等來了這樣一個機會,當得知大慶市要對新疆福海縣進行幫扶時,他毫不猶豫地遞交了申請書,由于平時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現,他一路通過了醫院和市里的考核,終于成為了大慶市首批10名援疆醫生中的一員。
舞臺已經展現,夢想即將成行。作為一名康復科中醫專家,魏醫生時刻牢記著醫院“仁愛至善,尚醫盡術”的院訓。用手中的銀針幫助更多的人解除病患,用中醫特色療法使更多的少數民族兄弟了解中醫、信任中醫,是他此行的責任。
初到福海魏永明就體會到了什么叫徹骨的寒冷。作為一個東北人,冷應該并不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困難,可是福海的冷確讓魏醫生理解了什么叫做“小巫見大巫”,因為這里的冬天,氣溫能達到零下40多度。
來不及適應環境、來不及體會異域風光、更來不及解決由于語言不通帶來的溝通問題,剛剛到達福海魏醫生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當中。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事、不盡合理的診療方式,令滿懷豪情的魏醫生陷入了沉思。如何盡快取得同事的尊重和信任、如何潛移默化地將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傳授給當地的醫生,把中醫康復療法發揮到優秀,成了魏永明的當務之急。因此他白天盡量多接診病人,晚上還要為自己制定工作計劃,他不但認真地踐行著一個醫生的職責,還像老師一樣把自己的知識悉心傳授給當地醫生。
寒冷的冬夜,萬籟俱寂,魏醫生還埋頭書案編寫培訓教材,此時也許只有星星與他為伴。
繁忙的工作,他還要擠出時間開展教學,手把手地為當地醫生講解“小針刀松解術”的操作方法,此時“想家”對他來講也許都變成了奢求。
他還將自己多年來收集和珍藏的醫療書籍和資料傾囊相贈給福海縣中醫院。在他的努力下,中醫康復療法在當地患者中備受好評,好多患者慕名而來,并爭相稱贊著“大慶醫生加各斯”。
說起援疆的經歷,最讓他難忘的是和大慶醫療專家組一起去牧區給牧民們義診。高原的冬天越野車在草原上艱難前行,遇到極難走的路,鋼鐵之軀也寸步難行,他們只能投身到蒼茫的白雪里,嚴寒與高原反應聯手考驗著他們的意志,他們相攜著,手提藥箱和問診器械在齊膝高的雪地中摸索。但是當看到當地的牧民時,魏醫生覺得他們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里的牧民們由于長年在野外放牧,時常受到風寒的侵襲,加之騎馬和經常席地而坐等生活習慣。好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腰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疾病。可是由于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和受醫療條件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很多人沒有及時治療。
草原上的人們本該在馬背上肆意馳騁,可是疾病的困擾使他們離開了草原的懷抱,有些人由于錯過了較好治療期,永遠的離開了馬背,每當此時面對患者失望的目光,魏醫生就會心如刀絞。
為了使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在援疆的500多個日夜里,魏醫生走遍了福海33.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為當地牧民送去了治病的良藥,同時也送去了康復的希望。
一年半的時間轉瞬即逝,隊友們一個個返回了家鄉,可是魏永明卻覺得自己的工作好像才剛剛開始,他實在舍不得離開這些滿懷康復希望的患者們,于是他將歸期置于腦后。同為我院康復科醫生的妻子孫麗姝實在不能理解他的做法,就趕去福海看望他,可是她沒想到,這一去也是一年半。
孫麗姝剛到福海,魏醫生就向她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離不開這里的患者,他不能對患者的挽留置之不理,他要參加第二批援疆,他要留在這里。同時,他希望孫麗姝也申請第二批援疆,因為他認為這里缺少像孫醫生這樣從事針灸、理療及語言康復治療方面專長的醫生。
丈夫的一席話,將孫醫生推到了抉擇的天平前,大慶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親人,也有自己的事業……
福海有自己的摯愛、有愛人的夢想、有更需要自己的患者……
丈夫的勸導、少數民族兄弟質樸的善良、患者充滿期待的眼神,被孫醫生制成了幻燈片在腦海中一遍遍地循環播放,久久揮之不去。
獨自回到大慶的孫麗姝做出了一個令人敬佩的決定——那就是她要和丈夫一起留在那里!
孫醫生的決心是堅定的,可是康復科的困難也是有目共睹的,康復科患者眾多,經常處于加床狀態,醫生平日都十分的繁忙,這是康復科主任王軍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可是,與科室的工作相比,王主任覺得援疆的意義更為重大,“救死扶傷、廣濟天下”是醫者仁心的胸懷。王軍主任說:就讓他們帶著康復科的希望出發吧……
于是在第二批援疆醫生中多了一朵鏗鏘的玫瑰。2012年7月正是北國鳥語花香的好時節,孫醫生緊跟著丈夫的步伐,也踏上了援疆的征程,這一去又是500多個日夜,可是誰又知道沒有下一個500天、1000天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援疆工作我與你一同求索,這應該是他們兩人共同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