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始建于1941年7月,位于張家口市橋西區新華街,是一所具有六十余年歷史,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 [ 詳細 ]
宋新明:我國胃癌治療水平遠高于歐美
時間:2012-11-03 13:48來源:求醫網
核心提示:在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成立慶典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胰外科醫生宋新明教授表示,大眾應重視胃癌的早期檢查,完善健康體檢提高早期胃癌診斷率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出路。
在9月1日,在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成立慶典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胰外科宋新明教授指出:胃癌是消化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胃癌發病在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目前發病率約為37.9/10萬。宋新明提出,完善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制度,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根本出路。
我國胃癌治療水平遠高于歐美
宋新明指出,“我國的胃癌治療水平遠高于歐美國家。”我國的胃癌治療水平在全球處于先進的水平,我國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約為50%,遠高于歐美國家。其原因在于現在歐美治療胃癌的方法主要是胃大部分切除術,這使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20%-30%。
日韓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高達60%-80%
宋新明指出,胃癌治療水平較高的是日本與韓國,日韓的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高達60%-80%。主要原因不是日韓的治療水平比我們先進很多,而是因為在日本、韓國,早期胃癌檢出率達50%至60%,而我國的早期胃癌檢出率只有約10%。
從進展期胃癌的治療效果來看,日本、韓國的Ⅱ期胃癌患者,其五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Ⅲ、Ⅳ期患者可達50%以上,遠高于我國同類數據。專家表示,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在一定范圍的人群中普遍開展胃鏡檢查顯得尤為重要。宋新明認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胃癌患者特別重要。
重視胃鏡檢查,增加胃癌檢出率
在胃疼、胃區不適或消化道不適的時候,應該及時去醫院消化科做胃鏡或實驗室檢查,搞清病因。而那些生活無規律、工作緊張繁忙,且長期吃腌制品或發霉食物的人,更應及時體檢,定期進行排查。
在高危人群中開展包括幽門螺桿菌(HP)篩查、鋇餐造影或內鏡學檢查的胃癌篩查,對控制胃癌發病率和減少胃癌死亡率至關重要。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大部分切除術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都屬胃癌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因為通過胃鏡檢查獲得病理診斷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迄今為止尚無任何檢查手段能超過胃鏡對胃癌防治的重要性。
宋新明提醒,45歲以上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早期發現胃癌可以提高胃癌的治療效果,增加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胃癌治療的優選方法是外科手術
宋新明稱,胃癌治療的優選方法是外科手術。這是因為:1.現用的化學治療藥物很難完全消滅胃癌細胞。2.早期胃癌外科手術切除徹底,5年生存率高,即使是已有轉移的進展期癌腫,姑息性切除手術后亦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