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人民醫院(骨科醫院)始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為環翠區區醫院。位于威海市區南青島北路,背倚青山,東臨大海,... [ 詳細 ]
我院心內二科成功獨立完成一例PTSMA手術
時間:2012-11-04 10:28來源:求醫網
近日我院心內二科在介入治療室成功為一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獨立實施了PTSMA(經皮室間隔化學消融術)手術,該手術在我市尚屬個例。此前我院曾于2007年在上海長海醫院專家指導下成功完成威海首例治療。目前患者病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2012年5月2日凌晨四點多,一名女性患者龐某因突發暈厥入院,經過值班醫生的及時搶救處理,患者癥狀趨于緩和。經了解患者14年前開始出現心慌、胸悶及心前區痛等癥狀,曾于威海市立醫院診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這些年來,一直口服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住院期間,保守的藥物治療依然是治標未治本,患者病情時有反復,效果不佳。為明確診斷閆培全主任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左心室導管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左室流出道跨狹窄壓達76mmHg,已達到介入手術指征。于是閆主任和主治醫生與患者溝通,介紹了新的治療方法即經皮室間隔化學消融術(PTSMA)。在患者的同意下,科室成立了專家組,結合患者臨床實際,認真展開術前討論,制定詳盡的手術方案。5月17日,在院領導的支持及職能科室的配合下,由閆主任主持順利為患者實施了經皮室間隔化學消融術,心導管壓力參數測定表明治療有效,手術成功!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曾被稱為主動脈瓣下肌性梗阻。1958年Teare描述心室間隔高度肥厚,其厚度遠遠超過左心室游離壁。且心肌細胞粗而短,排列雜亂,細胞間側向連接豐富稱為非對稱性心室間隔肥厚。1960年后被認為是原發性心肌病的一種類型,在各類心肌病中約占20%,因而稱為特發性梗阻性心肌病、特發性肥厚性主動脈瓣下狹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本病約30%的病例有家族史,可能具有遺傳因素。臨床上容易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其藥物治療主要以口服β受體阻滯劑及鈣拮抗劑為主,另可行手術治療如:經主動脈和左心室聯合切口心肌切除術、經主動脈切口心室間隔心肌切除及切開術等。口服β受體阻滯劑及鈣拮抗劑等藥物來減輕左室流出道梗阻往往療效不佳,而手術切除肥厚室間隔創傷及耗資較大。經皮室間隔化學消融術是一種新的介入技術,手術創傷小,臨床報道近中期療效可靠,能明顯降低左室流出道梗阻壓差,改善癥狀、心功能、運動耐量和生活質量。
PTSMA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院心內科在心肌病的診斷和治療中,邁上了新臺階,同時為更多心肌病患者帶來了希望。
心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