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創建于191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是山西省醫療服務、醫學教育的中心基...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 醫院動態 > 醫院績效工資改革應突出的理念
醫院績效工資改革應突出的理念
時間:2012-11-05 16:17來源:求醫網
事業單位千差萬別,每個單位內部的專業分工又極不相同,對于大型醫療機構來說,制定一個既有充分激勵作用又能很好體現社會事業特點的績效工資方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通過績效工資改革,真正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充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服務的價值?我認為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改革應突出以下理念。
鼓勵探索費用最低路徑
績效的概念來自企業。生產型企業員工制造的產品拿到市場上去銷售,銷售額去掉各種成本便是企業的利潤。因此,售出產品越多企業的利潤也就越大,員工的績效就越好。但醫院與生產型企業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對稱,客觀上醫生是患者的代理人,用什么藥,選擇什么術式往往是醫生決定的,如果患者消費越多,醫生拿的提成越多的話,一定會出現多開藥、多用耗材等過度醫療的問題,也就是供給誘導需求。因此在制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方案時不能多收多得,應把患者的利益放在**。
既往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各單位都將藥品收入不列入績效考核指標,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不合理用藥的現象。衛生部已公布了國家基本藥品目錄,307種入選的藥品都是患者治療的基本藥品,建議主管部門針對不同級別的醫院設置不同的目錄藥品所占比例,使用比例越高越應予以獎勵,反之給予一定的扣罰。
目前正在推行的臨床路徑是某些疾病標準化診斷和治療程序,既能提高醫療質量又有助于控制成本。績效工資方案應鼓勵探索并實施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前提下的費用最低路徑,越省錢越應給予獎勵,因此不是多收多得。就具體病例而言,少收入反而能多給績效。醫療從業人員的道德素養是行業發展的生命。企業中道德素養差的人可以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但醫院中道德素養差的人永遠得不到病人的認可。建議將誠信服務評價體系、個人醫德醫風電子檔案等考核手段引入到績效工資改革中去,這有助于突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鼓勵技術創新
制定績效工資方案時應該有導向性,激勵員工引進、實施創新技術。技術有兩種,一種是高新技術,另一種是適宜性技術,都應予以激勵。高新技術需要高精尖的設備、儀器和耗材。雖然醫院的投入大,但是往往代表學科發展的前沿,是醫院發展的動力,可以根據新技術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公益程度來進行激勵。適宜性技術是臨床效果好、過程相對簡單、費用比較低廉的技術,適于在設備和器械相對簡單的條件下應用,更適合國內的國情。在為患者提供相同治療的前提下,應通過節省下來的費用、推廣價值以及其他社會效益等指標進行績效考核。
大型公立醫院的專業分科多,專業之間的風險、技術含量、價值體現相差甚大,很難拿出一個非常合理的評價標準,這也是績效工資改革的主要難點之一。
實施過程公開透明
績效工資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細則)應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績效管理制度要廣泛聽取職工意見,考評實施方案(細則)必須經過職代會討論通過,但應杜絕以投票的形式通過。
實施考核的全過程要公開透明,走民主程序,切實做到公平、公正,隨時接受職工的監督和質詢。考核量化分數揭曉后,要進行公示。同時要安排好各類人員的績效工資關系,在分配標準上向一線工作人員、關鍵重要崗位人員和績效突出、貢獻大的人員傾斜。還要把績效考核與績效工資分配緊密聯系起來,根據考核結果分配績效工資。
現有醫療體制下,公立醫院的績效工資由財政全額撥付顯然是不現實的。應堅持醫院自籌為主和財政撥付為輔的原則。
財政撥付應該用于突出公益性方面的獎勵,如多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采用適宜性技術,優化臨床路徑,行風評價優秀等方面,也可以理解為政府花錢替病人購買服務。醫院自籌的資金用于激勵技術創新,多勞而不多收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