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市中心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421-2811701
- 【網址】www.cyszxyy.com
- 【地址】朝陽市朝陽大街二段六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我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烏蔚榮獲我最喜愛的健康衛士榮譽稱號
時間:2012-11-05 17:24來源:求醫網
烏蔚——熱心腸的蒙古大漢,1970年出生于凌源市。他1994年畢業于大連醫科大學,同年分配至朝陽市中心醫院工作。他為人踏實、嚴謹、謙虛、上進;對待患者真誠、負責、耐心、忘我。臨床工作17年,有14年在急診科和重癥醫學科工作。搶救了數以千計的危重病人。在各種搶救中勇挑重擔、不計個人得失,以精湛的技術贏得了患者和同行的認可,明顯的提升了當地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帶動了當地重癥醫學的發展。他2001年—2002年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進修急診醫學專業,2003年參加國內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班學習,2005年被聘為朝陽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2006年兼職負責感染科,2007
年被聘為朝陽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ICU)主任,先后到國內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京阜外醫院進修,2008年加入國內共產黨,2009年晉升為主任醫師。
他長期從事急診、重癥醫學工作,多次參與火災、龍卷風、車禍、集體中毒等重大搶救,對各類急危重癥的搶救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的搶救足跡遍布朝陽的偏遠山村和大街小巷。他率先在急診科開展高級心肺復蘇,規范了院前急救流程,使院前急救水平“更上一層樓”,與國內大城市同步。在我市許多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助中,他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搶救成功了我市第一例心臟驟停達40分鐘的病患;至今,這位患者還幸福的生活著。他曾連續兩天搶救2位電擊傷至心臟停跳病人,全都復蘇成功。許多重患在眾人眼里是“死定的”,經過他揮汗如雨的搶救又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2003年的一天,有一位門診患者在常規檢查心電圖時,突發心肌梗死,面色青紫,全身抽搐,意識喪失,他帶著設備和護士立即趕到,“患者阿—斯發作,心臟驟停,馬上搶救!”他果斷地命令,隨即展開搶救。這緊張有序而又爭分奪秒的搶救,竟持續了100分鐘,共除顫14次,這是與死神怎樣的較量?終于將一個生命拉了回來。在場人員無不敬佩和感動。他高超的醫技與敬業精神是對“永不放棄”的較好釋義。患者住院2周后,病情穩定,專程下樓來感謝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這位醫生時,哽咽得說不出一句話。這么復雜情況復蘇成功,且沒有留下一點兒后遺癥,在國內當時也是極為罕見的。他實施了雙管(氣管插管、胃管)洗胃,挽救了許多輕生的生命。他開展救護車內監護、機械通氣,使許多應用呼吸機的病人可以在城市間轉診……
調往重癥醫學科工作以后,他更是以院為家。在他的日歷里,沒有休息日,節假日更忙碌。他視患者為親人,開展了多項新技術,使無數瀕臨死亡的病人獲得了新生。他把微笑和希望留給患者,把緊張和疲憊留給自己。朝陽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是我市第一個規范化的綜合ICU。他興奮地說:“我能更多、更好的為家鄉父老治病了,減少去外地的奔波!”多么真誠、質樸的話。作為負責人,帶領全科人員努力學習服務知識,嚴加管理,創造了我市許多個第一和單獨:單獨一個省級重癥醫學住院醫師培訓基地;第一個具有監護心臟外科術后病人能力的病房、單獨一個在2009年“甲流”流行期間,病房改造一分為二,為“甲流”危重癥患者提供救治的ICU……“甲流”流行期間,他不顧妻子和孩子同時發熱在家,連續3天3夜奮斗在醫院。他不顧被傳染的危險,為十余名危重患者進行了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并親自吸痰,觀察痰的性狀,判斷預后。
ICU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科室,里面收治的都是生命垂危的患者,可以說這里是守護生命的最后一道門檻!在這里,每一次搶救都驚心動魄,每一位患者的康復都歷盡曲折。有多少家屬都不抱有希望的患者在這里治愈。有一個重癥胰腺炎的小伙子,風華正茂,卻一下子罹患此癥,發展到呼吸系統、血液系統、肝臟、腎臟、循環系統等多器官衰竭。這樣的病例病死率接近100%。他和他的團隊憑著精湛的技術,精細的護理,搶救了十余個晝夜后,終于將病人從死亡線上給拉了回來。小伙子和家人多次送禮都被婉拒,感激的要下跪,拉住他的手說:“烏大夫,你不但挽救了我的生命還挽救了我的家庭,您是我們的恩人!我們不知怎樣感謝您哪?”有一位孕婦,在即將成為幸福媽媽的時候,禍從天降,突發了胎盤早剝、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急性腎衰竭,手術后送入ICU時,命懸一線,他和他的同事們歷經萬難,最終將病人救活。至今,這位女士的博客中,還記載著這次刻骨銘心的救治:“自那次搶救之后,我又重新擁有一個明亮的世界,活著真好,我要把愛送給家人和社會,我一輩子都會銘記大夫和護士是生命的守護者!他們也有愛、有家庭,可為了救治我們,他們常常忘了時間、忘了家!社會上的人應尊重、理解他們吧!”
為了促進全市重癥醫學事業進步,2009年在他的倡導下,朝陽市醫學會重癥醫學學組成立,他被任命為組長。目前,全市ICU事業蒸蒸日上,二級以上醫院已建有ICU 6家,召開朝陽市ICU學術研討會2屆。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提高,我市的重癥醫學科規模和水平在省內居于前列,多次受到中華醫學會及遼寧省醫學會的表揚。這些重癥醫學的人員和設備,正在一刻不停的為我市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大醫精誠”這就是一個醫生的真實寫照,這之前的路,遍布荊棘,他走過來了。這之后的路,更險更難,他仍會無怨無悔的走下去。因為他深深地熱愛這片成長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