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縣人民醫院位于聞名世界的恐龍之鄉——祿豐縣城中央,始建于1950年,六十余載勵精圖治,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 [ 詳細 ]
祿豐縣人民醫院“十?五”醫政工作總結 (2006年5月)
時間:2012-11-07 13:49來源:求醫網
第一部分 工作成績
一、服務技術管理
1、合法執業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做好全院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考試的報名和組織工作,嚴把人員準入關。做好新工作人員的崗前培訓;對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尚未注冊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未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執業護士資格考試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認真帶教,不允許獨立值班,保障醫療質量,嚴防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2、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調動了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祿豐縣人民醫院是實行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設置結構比試點單位。一是從“十?五”開始,醫院在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上逐步實行“因事設崗,因崗定員,以崗定酬,評聘分開”的管理模式,在定崗后,實行優化組合,競爭上崗。二是實行低職高聘和高職低聘,即對有崗位、工作努力、專業技術有特長但尚未取得高一級技術資格的人員實施低職高聘,對不努力工作、責任心不強、反復發生醫療糾紛或發生重大醫療糾紛者實施高職低聘,對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多而崗位不夠的科室,實行綜合考核后高職低聘。三是對競爭上崗后未能進崗的專業技術人員,在醫院領導的幫助下進行個人具體情況分析,找出未能進崗的原因,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醫院安排崗位、試崗、待聘等方式解決問題,而幫助的目標是讓這些人員有所觸動,充分認識自身的不足,通過努力爭取成為好職工。四是中層領導干部競爭上崗,每年一聘,注重工作實績,工作責任連帶。
通過以上這些措施,全院職工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思想由被動變為主動,對工作的態度由“要我干”變為“我要干”,促進了醫院工作的全面發展。
3、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促進醫院工作可持續發展
醫療服務質量是醫院生命的基礎,質量的核心是技術,技術只能通過人來體現。“十?五”期間,醫院在人才培養上傾注的最大的努力。
一是引進人才。針對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增加而醫院人員明顯不足的情況,積極引進人才,“十?五”期間,醫院共引進醫藥類本科應屆畢業生35人。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增加新的血液,積蓄發展動力。
二是加強人才培養。根據工作的需要,醫院積極派出人員外出進修,將新知識、新技術帶回醫院,提高醫院的服務能力。
更重要的是,醫院引進專家,為醫院培養人才。
2003年,我院從附一院引進了四位德高望眾的專家常年在院坐診、指導和帶教,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高薪引進專家,發展醫院服務戰略實施后,迅速改變了醫院專業技術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七大科室的全體醫生同時得到了省級專家長年在院指導、帶教,一批技術骨干脫穎而出,各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已逐步嶄露頭角,顯示出我院的專科技術實力。醫院把專家請到家,讓祿豐的老百姓就地享受到了省級專家的服務,骨科、普外科、婦產科、心內科、麻醉科列入了醫院的重點發展專科,目前,這些科室都已培養出了一批比較成熟的把關醫生,一些高難度的手術均能在本院開展,醫療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功能、放射、磁共振等科室經過短期聘請專家來院指導帶教后,醫技質量又上了一個臺階,為臨床提供了更加科學、可靠的診斷依據,產生了較好的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
4、臨床醫療、護理工作
醫療護理質量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2003年全州醫療服務質量檢查發現醫院存在很多嚴重的質量管理問題,在總結工作時,針對醫院服務管理不到位導致的醫療質量滑坡問題提出了加大醫療管理力度的計劃,通過努力,醫護質量已協調、穩步發展。
一是調整充實了醫務科,進一步明確了職責職能,轉變了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到了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有結果,強化規章制度、注重檢查落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醫療質量明顯好轉。“三基”訓練實施前,確定承擔培訓任務的師資,要求教師對培訓進行充分的準備;對培訓對象進行了分類,根據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工作履歷進行不同內容的培訓,要求每一名培訓對象考核合格。通過邊教邊學、教學結合的互動教學方法,讓培訓對象掌握臨床工作的基本技能,培訓教師在工作中也得到自身的提高。三級醫生負責制逐步落到實處,查房、會診、轉診制度不斷完善。醫療服務能力穩步增強。
二是護理質量穩步提高,各項護理計劃圓滿完成。全面加強護理管理,嚴格環節質控,重視落實;加強護理“三基”培訓,培訓考核合格率達到了100%;加強學術交流每年都有論文在專業雜志上發表;積極推進醫院整體護理工作,讓整體護理逐步涵蓋全部臨床科室;以護理為先導,開展“學習賓館式服務”、爭當“服務明星”和爭創“明星服務窗口”活動,對醫院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現在已在全院展開;差錯糾紛穩中有降,全院的護理工作已進入規范化的管理軌道。
經過幾年的努力,三級醫師負責制已經形成,查房、會診、疑難病例討論、危重病人搶救、每月定期考核等制度使醫療質量得到保障。病房管理隨條件改善走向規范,整體護理經幾年的試點已經成熟,開展率達到了100%,護理管理工作一躍走在全州之首,受到州衛生局的好評。
5、醫技工作
醫院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是心的環節上,正確的診斷是正確、有效治療的基礎。基于這一點,醫院在進行人員素質培養的同時,在醫技各科組建了質量控制小組,對醫技質量進行全程追蹤觀察,及時發現問題,主動查找原因,積極進行整改,使醫技質量可查、可控、可管,與臨床科室的考核同步。同時,針對不同的專業采購了不同內容的“三基”培訓考試,參與率達到100%。
醫院臨床檢驗工作取得較好的成績,臨床檢驗、生化、免疫、微生物和病理等方面的質控均好于往年。
為更好地改善醫院的診斷條件,于幾年內增加了B超、同步12導聯心電圖機、電子胃鏡、電子腸鏡、腦電地形圖、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分析儀、血凝儀、病理圖文分析系統、酶標儀、磁共振診斷系統、X射線C臂、電視遙控X射線機,更新了專用貯血冰箱等,對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藥劑工作
藥品工作在醫院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是需要醫院注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藥品的采購與存儲,占用醫院的發展經費,二是要有足夠的品種和數量來保障醫療用藥,需要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的相應的物流管理中,三是由于商業時代特殊的利益因素,難免使相關人員誤入岐途,四是為了做好藥品的采購和管理工作,醫院領導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基于以上因素,2003年,醫院在外出考察、論證后,決定實施藥房托管。藥劑科托管后的工作運行正常,既保證了臨床用藥的供給,又嚴格執行了藥品集體中招(跟)標采購、藥品價格及醫保政策,同時免除了資金積壓,減輕了醫院發展的經費壓力,保障有足夠的藥品品種和數量來供醫療用藥,醫院領導不再承擔藥品采購中的風險,醫院領導能騰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做好醫院的管理工作。
7、艾滋病防治
醫院按要求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控制部門組織的艾滋病專業培訓;根據《國內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 年)》,《國內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云南省艾滋病臨床治療管理辦法(試行)》,《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在院內多次進行了《艾滋病知識全員培訓》、《艾滋病與艾滋病職業暴露》、《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中的職業暴露與防護》等培訓。認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下發了《祿豐縣人民醫院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篩查結核病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祿豐縣人民醫院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祿豐縣人民醫院艾滋病臨床治療管理實施方案(試行)》;確定并向外公布了艾滋病咨詢員;認真開展高危人群的HIV抗體檢測,完成對所有需要手術的患者、需要輸血的患者、臨床可疑艾滋病患者的HIV抗體檢測;完成孕產婦艾滋病篩查和自愿艾滋病篩查監測;對所篩選出的HIV陽性者,及時按要求送縣疾控中心進一步檢查。對可疑職業暴露者及時進行規范治療。
8、結核病防治
認真做好結核病病人的診斷、治療和疫情管理工作。衛10項目實施后,根據《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肺結核病人轉診和追蹤實施辦法》、《初治涂陰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免費治療管理指南》及衛生主管部門相關文件精神,繼續做好結核病人的發現、篩查、診斷、治療和雙向轉診工作,制定下發了《關于結核病人歸口管理工作通知》,《祿豐縣人民醫院衛Ⅹ項目實施管理方案》,《祿豐縣人民醫院關于繼續做好肺結核病人檢查和治療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工作中加強督促檢查,結核病防治做到了工作有制度、有督促、有檢查、有落實。
9、傳染病管理
“十?五”期間,醫院逐步向綜合管理和綜合效益發展。特別是在“非典”發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實施后,全院職工對傳染病和認識及重視程度明顯提高,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經過努力,傳染病管理工作已得到全體專業技術人員的高度重視,診斷、登記、報告及時規范,信息管理規范、網絡暢通。2005年實現了傳染病報告工作的零漏報。
10、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建設,深入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是為提高我院對傳染病的篩查、預警和防控能力及感染性疾病的診療水平,實現對傳染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控制傳染病的傳播,有效救治感染性疾病病人,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按照《衛生部關于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的通知》精神,醫院完成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設,并投入使用。
二是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規定,制定了《祿豐縣人民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的毀形、消毒、暫存都按相關法規執行,經過初步無害化處理的醫療廢物最終由云南省衛生廳指定的有資質的企業統一回收。
三是醫院定期對重點科室和重點環節進行微生物監測,對存在問題的環節立即進行整改,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醫療的安全。
11、積極做好重大傳染病疫情的監測和救治準備工作
(1)抗擊“非典”
2003年“非典”疫情暴發后,醫院制定了《“非典”防治工作實施方案》,院長親自掛帥,積極投入抗擊“非典”的工作中,接受州衛生局的專業培訓,從講政治的高度,不惜代價,在政府規定的時間內自行投入100余萬元,建立發熱門診,購置設備、儀器、藥品、物資,改建房屋設施,改造“非典”專用車,建成了符合規范的“非典”病人隔離治療點;組織了醫院職工預防“非典”全員培訓,同時承擔了縣內部分醫療機構的預防“非典”培訓任務。醫院按規范組織了消毒隔離、安全防護、“非典”病人接診、轉運、診斷、檢查、治療、搶救等實戰演練。抗擊“非典”的工作接受了上級主管部門的督查,深受好評。
(2)開展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和救治準備工作
祿豐縣是滇西的交通樞紐,國內禽流感疫情發生后,與國內醫療系統一樣,我院立即進入預警狀態,在州內發生了禽流感疫情后,我院確定為人禽流感病人定點收治醫院。按上級部門的要求,對人禽流感救治工作進行了部署,立即組織了《人禽流感診療方案(2005版)》和《國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實施方案(試行)》全員培訓,組織了《人禽流感樣品采集、運輸和檢測技術規范(試行)》、《醫療機構發熱門(急)診設置指導原則(試行)》、《防護級別和SARS及人禽流感預警病例確定標準》、《人禽流感消毒隔離技術及醫務人員防護指導》、《人禽流感疫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制定(2004年)并修訂(2005年)了《祿豐縣人民醫院人禽流行性感冒防治預案》,修改了《人禽流行性感冒防治組織和人員安排》,制定了《不明原因肺炎預警病例報告、診斷、處理流程》、《發熱病人就診流程》、《接診人禽流感病人實戰演練程序》,并進行了模擬實戰演練;醫院確定了新建傳染病科為人禽流感病人定點收治科室,按規范重新建成發熱門診;醫院購置了遙感體溫計,在特定時期內對所有門診病人進行體溫監測和發熱病人預檢分診;準備了人禽流感病人救治相關的藥品、設備、物資。
醫院已經從不同方面將開展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和救治準備工作落到實處。
(3)積極開展腸病例監測
醫院按要求完成了每年腸道傳染病監測任務。
更重要的是,在2005年8月,我國福建省及我省的鄰幫緬甸霍亂疫情發生后,醫院對霍亂疫情要高度重視,進行了《霍亂》全員培訓。加強對腹瀉病人的診治工作,做到對可疑霍亂病人“逢瀉必檢”,爭取對霍亂病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和就地治療;實行霍亂疫情“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并且利用我院先進的電子顯示屏為媒介,在一定時期內全天釋放《你知道霍亂嗎》的宣傳幻燈,向公眾宣傳霍亂防治知識,對防治疾病、穩定社會秩序盡到了最大的努力。
(4)其它情況
2005年國內發生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疫情后,醫院也積極進行全員培訓、做好防治宣傳,做好應急準備,盡醫院之職責。
12、精心組織和實施衛生下鄉
一是醫院積極組織醫療組參加祿豐縣縣委、政府組織的三下鄉活動,為廣大農民群眾送醫送藥,同時宣傳了祿豐縣的衛生事業發展狀況,讓農民群眾知道生病了到哪里去診治。
二是衛生部等三部委《關于實施“百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的通知》下發后,按縣衛生局的要求,我院及時召開會議進行動員和貫徹,參加了祿豐縣衛生局“百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啟動儀式,并按縣衛生局的統一部署,組織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科醫生進行巡回醫療工作,為廣大農民群眾送醫送藥。這些措施的落實,為保障全省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解決“看病難”問題做出貢獻。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組織下鄉醫療隊8個,下鄉醫務人員24人。
13、醫療救助和減輕住院病人醫療費用負擔
醫院積極參加求助活動,有自己的扶貧救助點,每年都向扶貧救助點捐資捐物。2005年,就在祿豐縣衛生局“百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啟動儀式上,祿豐縣人民醫院進行了救助危急孕產婦捐資,當日捐資17100元。“十?五”期間,我院在扶貧濟困中共捐資206276元。
在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后,我院作出了最大的犧牲,為住院病人減輕了醫療負擔。僅2005年度,就減輕農民醫療費負擔233萬元,其中減輕孕產婦醫療費負擔順產7萬余元,剖宮產8萬余元。
二、血液管理
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云南省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意見的通知》,加強血液管理工作,確保血液安全。
1、無償獻血工作
積極組織參加自愿無償獻血,完成了衛生主管部門安排的無償獻血任務。
2、用合格血液
醫院完全使用由楚雄州中心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無自采血的情況發生(不包括脾破裂和宮外孕破裂患者的自體血液回輸)。
3、合理用血
嚴格控制輸血治療的適應證,避免不必要輸血的輸血治療,節省有限的血液資源,同時也讓需要輸血的患者能得到及時、適量的輸血治療。
4、安全用血
對輸血治療依法進行監測。輸血前進行嚴格的配型檢查和常見經血液傳染病的檢查,治療中進行嚴密的觀察,治療后進行患者反應觀察和相關血液學檢查,在技術上和責任上雙到位,保障治療安全、療效確實。
5、成份輸血
醫院提倡并且實施成份輸血。通過楚雄州中心血站對我院進行的專業培訓,全院臨床醫生徹底改變了“全血比成份血好”的觀念,充分認識到成份輸血的科學性,使成份輸血工作的情況進展迅速。2005年全年臨床用血95700ml,其中全血1200ml,濃縮紅細胞451單位,血漿4300ml,血小板10單位,成份輸血率為98.75%。
三、急救工作
醫院把急診工作當成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和環節來管理,在制度的建立上、制度的執行上和具體工作的質控上都加強落實。
一是醫院對急診的管理工作單獨列出,除了醫院通常的服務管理規定如會診制度、三級醫生負責制外,還制定了急診科工作制度、急診管理的有關規定、保障生命綠色信道暢通管理措施、急診首診負責制、請示報告制度、醫療質量管理(急診)等,對急診工作的任務、急診進崗時間、急診值班要求、急診質量要求等作了明確的規定,并加強日常檢查和督促,無論是醫務人員還是駕駛員、后勤人員,都能各盡職責。
二是加強急診技能培訓。一方面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外出進修,將急診新技術、新理論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其次是針對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加強“三基”訓練,讓每一名工作人員掌握相應的急診工作技能。
三是加強醫療急救設備、房屋的建設。隨著醫院的發展,逐步添置了各種急救診斷、治療、搶救設備和儀器,增添了醫療急救車,對急診科服務用房進行了改建和擴充,以利于急診工作的開展。
“十?五”期間,祿豐縣人民醫院的急救工作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綜合急救能力明顯增強,挽救了很多危重病人的健康和生命,為人民的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產后大出血的危重孕產婦、嚴重心肺功能衰竭、休克、嚴重外傷、嚴重中毒等,有有代表性的是眾所周知的2003年楚雄市林業局“8?11”重大交通事故,2004年武漢水產研究所“9?16”交通事故,2003年“2?19”勤豐煉鐵廠集體毒鼠強中毒事件,2005年“5?31”重大交通事故等。
四、防盲治盲
在祿豐縣的防盲治盲工作中,祿豐縣人民醫院一直承擔著主要的醫療工作,每年都讓眾多病人重見光明,或避免失明。歷年來,我院在“視覺第一國內行動中”做出了努力和貢獻。
“十?五”期間,醫院開展的帶角膜緣上皮的結膜移植治療翼狀胬肉技術,使術后翼狀胬肉復發率顯著降低,體現出優良的治療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反復接受手術治療之苦。目前,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仍在我院眼科的工作中占非常大的比重,祿豐縣人民醫院眼科仍然持之以恒地在為人民的“光明事業”不懈地工作。
眼科是醫特色專科,醫院不斷加強眼科的建設,擴大了科室規模,增加醫務人員數,購置了手術顯微鏡、眼科專用AB超等專用診斷、治療設備,正在以更精良的技術、更優質的服務造福人民群眾。
五、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重心,加強醫院管理,全面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
按照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統一部署,我院根據《祿豐縣關于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迅速啟動“醫院管理年”活動,下發了《關于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思想:“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堅持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放在第一位,健全醫院的“質量、安全、服務、費用”等項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醫院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使醫療服務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社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工作目標和重點要求涉及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不斷提升人性化服務意識、加強財務管理、合理收費、弘揚白求恩精神等六大方面三十二個重點內容。對實施步驟也作了周密的計劃和安排。
2005年8月接受州“醫院管理年活動督查”后,對管理、醫療、護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我院針對性地進行了整改,凡能做到的,立即進行了落實;當時不能做到的,也逐步得到了落實。
通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醫療服務行為不斷得到規范,醫療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人民群眾對我院的信任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六、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活動促進醫院工作發展
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活動的大潮中,醫院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周密的安排,開展了認真的自查。以交心談心的方式,在全體共產黨員中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每一名黨員能真正認識自我、評價自我。“亮出黨員身份”、“向我看齊”,讓每一名共產黨員時時謹記自己的身份和歷史使命,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地推進醫院工作的發展。
醫院通過自查和征求意見,疏理收到的意見和建議,從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弘揚無私奉獻精神、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全局等為目標,提出了多項整改措施,其中包括針對社會上反映強烈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醫院提出并實施11條整改措施:提高服務意識,改變工工作作風;依法執業,規范行為;進一步落實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嚴格基礎醫療和護理質量,強化“三基三嚴”;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因病施治;改進服務流程,改善就醫環境,方便病人就醫;向公眾宣傳醫院和健康教育;整治醫療過程中的“兩長一短”問題;規定擇期手術病人待術時間不得超過3天;嚴格醫療費的管理;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這么些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措施,在工作中已都得到落實,并不斷得到完善。
七、認真做好其他各項醫政工作
高考體檢、征兵體檢嚴格要求,健全機構,認真組織,落實責任,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第二部分 存在的突出問題
盡管醫院在“十?五”期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醫院清醒地認識到在新形勢下醫藥衛生改革給醫院帶來的問題與困難,主要是: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管理規定與醫療原則、服務價格之間的矛盾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決,可能由此而帶來的醫療質量、服務質量、職業道德等問題值得探討,因此而發生的醫療糾紛可能會導致醫院無舉證依據。
二、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醫院規模擴大,醫院床位迅速增加,而專業技術人員明顯不足,目前在政策因素、醫院體制受限的情況下,醫務人員的工作長期超負荷運轉的局面有待解決。
三、醫療糾紛呈上升趨勢,醫療事故的防范任務限巨,醫療安全仍是醫院管理的一大難題。這一現實問題單靠醫院努力難以解決。
四、“看病難、看病貴”的熱點問題,社會壓力大,雖然成因復雜,但矛盾集中在醫院。這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單靠醫院努力不可能得到解決。
第三部分 工作建議
的有問題和困難通過醫院的努力可以自己解決,但有的問題則是體制問題,較難解決。建議: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一是建議在宣傳合作醫療政策時將工作做到位,明確合作醫療所能解決問題的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參加合作醫療病人在醫療行為實施中與醫院之間的誤解。二是建議合管辦、臨床醫院之間加強溝通,不斷修正和完善工作中的缺陷,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兼顧醫療安全和節約醫療費用,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推向健康發展。
2、增加健康事業經費,減輕醫院和醫務工作人員的壓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醫療技術、提供優質服務中。
3、在全社會加強全民法制意識和道德意識教育,注重輿論導向,緩和醫患關系,讓醫患雙方同心協力對付病魔,有利于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4、加強基層衛生保健網絡建設和信息互通,重視高危病例的篩查和鑒別診斷,能有效地控制病人不必要的傷殘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