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由清末狀元張謇先生創建于1911年,是一所省屬綜合性教學醫院,蘇中地區的醫療保健中心,1994年被衛生部首批評定為三級甲等... [ 詳細 ]
攜手呵護維系生命的“玫瑰花”
時間:2012-11-07 15:29來源:求醫網
玫瑰花如何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也許只有造口人士深知其中道理。我國現有長期性結腸造口患者150萬,每年約10萬人接受腸造口術。南通每年行造口手術人數達200多人,累計造口人數2000多人。 10月15日,來自多家醫院手術的南通造口人士相聚一起,他們現身說法:造口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護理專家呼吁,造口人士作為社會上的特殊群體,更需全社會更多關心和支持。
造口人居高不下 腫瘤患者是主要人群
造口是因疾病治療需要,在腹壁上開口,將一段腸管拉出,翻轉縫于腹壁,用于臨時性或長期性的排泄糞尿。患者在出院以后將需要在造口處粘貼一個造口袋來收集排泄物。醫學上稱這類患者為“造口人”。
腫瘤患者是主要造口人群,其中結直腸癌占優。造口是幫助那些因為腫瘤而切除肛門的人正常生活的一種手段。世界造口日每三年一次,定為當年的10月。設立 “世界造口日”的目的,是讓全社會都來關注造口,關愛造口人,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直腸癌、膀胱癌的發病原因,可以科學地預防疾病。
今年世界造口日主題為:共同關注,多點聆聽。為了給造口者鋪建一個堅實的造口康復之路,提高南通地區廣大造口者的生活質量,從2011年起,應廣大造口人士的建議,我市將每年的10月15日定為“南通造口日”。本月15日,南通的造口人士歡聚一堂,世界優秀造口人、南京曉莊學院徐曉昭老師應邀參加了聯誼活動。徐老師也是一個從死亡線上拉過來的一名造口人,造口已伴隨他生活了7年,他深深體會到造口人士的生活所需,用他親身的體會設計出一款給造口護理軟件,只需手機或電腦就可以輕松了解造口出現的問題及相關護理措施。他當過煤礦工人,做過軟件工程師,做過IT學院院長、奧運火炬手……現在又成為全世界第一位造口護理軟件創始人,他的到來和精彩演講博得陣陣掌聲。
國際造口治療師 為患者打造通道口
她的網名叫“玫瑰天使”,在她的心中,玫瑰不是錦繡萬千的各色玫瑰,而是紅似玫瑰,用于維系病人生命的“腸造口”。在她點擊率已達20多萬的私人博客,你就能領悟到她的“玫瑰情”。她就是蘇中、蘇北地區**取得國際造口治療師證書資格的副主任護師、國際造口治療師協會會員、江蘇省造口傷口失禁專業委員會委員、南通市造口傷口失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袁寶芳。
作為通大附院的一名護士,袁寶芳自2005年取得國際造口治療師資格以來,就一直默默地呵護著這朵特殊的“玫瑰花”,先后為造口者編寫了造口護理手冊、為醫院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組織召開造口聯誼會及各級學術會議、利用業余時間開設造口傷口專業護理博客,開展網上免費咨詢及遠程視頻會診,幫助造口者選擇合適的造口護理產品,有效地預防及治療了各種造口并發癥不計其數,還在醫院專門開設了造口傷口失禁護理門診,對造口人進行專業性指導與照護,得到了廣大患者及醫護人員的認可。
社會特殊群體需要更多關心支持
“南通造口日”當天,來自多家醫院手術的南通造口人再一次相聚了,每一年的相聚就是活著的有力證明,說明了他們在與癌癥斗爭過程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來自如東曾在上海手術的一位造口人士代表參會的造口人向主委會反映,希望在南通也能像一些大城市一樣,與國際接軌,組建造口**者隊伍,成立造口者協會,為即將行造口手術病人進行心理支持,為缺少造口護理知識的造口人提供專業指導。“造口人可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袁寶芳呼吁社會關注和關心這一特殊群體。她鼓勵造口者走出心靈的陰影,多參加造口聯誼活動,互相交流自我護理的經驗,以樂觀的心態、先進的護理技術和優質的護理產品來調整造口帶來的不便,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 王金霞 原載于10月18日《江海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