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俗稱“祖研”),是國內成立最早的省級中醫藥科研醫療機構... [ 詳細 ]
王學軍院長在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實踐科學發展觀 為我省中藥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時間:2012-11-07 18:56來源:求醫網
我院成立于1957年,最初的名稱為“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俗稱“祖研”),是國內成立最早的省級中醫藥科研醫療機構之一。1985年更名為“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現已發展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的集科研、醫療和研究生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科研醫療機構。目前我院擁有國家中醫重點專科4個,國家級中醫重點研究室和國家級三級實驗室6個,省政府重點學科7個,省政府重點實驗室2個,下設中藥、中醫臨床和針灸經絡3個研究所,國家中藥劑型改革基地設在我院。
建院以來我院共獲得科研成果270多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90多項,已研制出40多個中藥產品投放市場,其中包括“刺五加”、“滿山紅”、“雙黃連粉針”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名牌產品。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進行二版修訂時,加上了三個品種,其中兩個就是我院研制的“刺五加”和“滿山紅”。1985年“雙黃連粉針劑”的研制成功,使我院成為世界上第一支中藥粉針劑的誕生地。據目前不完全統計,我院已轉讓我省企業的雙黃連粉針劑、益腦寧、胃爾康、骨筋丹、寧神靈等中藥產品,年創產值達7億元以上,約占我省中藥年產值的1/4,其中“注射用雙黃連粉針劑”自投產以來已創產值達25億元以上。多年來我院不僅為我省的醫藥工業、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還培養了大批中醫藥人才,并打造了腎病、針灸、心血管等一批國內聞名的中醫重點專科。
近些年來,我院大膽解放思想,勇于創新,能夠結合我省中藥產業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中藥研發和產學研工作,研發了抗支原體肺炎的“芩百清肺濃縮丸”、緩腫瘤的“復方青龍衣膠囊”和“網友含片”等20多個中藥新藥及亞健康系列保健產品,使我院成為全省中藥研發的一大亮點。近年來我院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在科研思路上創新,不搞小而全,只做大而精。中醫藥是我國自主創新的優勢領域,建設創新型國家,中醫藥大有作為。當前中醫藥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醫藥正穩步地走向世界,國際醫學界對中醫藥也產生了濃厚興趣,一方面將有力的促進中醫藥各領域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我國中醫藥界的競爭壓力。據有關資料報導,世界上現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中藥及相關產品,使用中藥、植物中藥的人數約有40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以上。在如此巨大的中藥及植物藥市場份額中,“國內制造”的產品有多少?比如:德國搶先成功開發銀杏葉,大量賺取外匯的事實,對于我國是一個難以忘記的教訓。目前,輝瑞、諾華等國際優秀制藥公司正加大中藥與植物藥研究的投入;日本也不再滿足單味藥研發,而是全面轉向復方制劑。我院認為科研思路的創新是中醫藥研發的靈魂和核心,是實現中藥產業化的根本保障。因此我們從科研思路上,從中藥研發項目的要求上,不搞小而全,只做大而精,大力開展科技含量高、劑型先進、針對重大疾病并能添補國內外空白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中藥新產品的研發。通過科研思路的創新,使我院的新藥研發水平進一步提高。近些年來我院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我院承擔的“北藥系列產品研發項目”被列入省科技廳和省政府百項重點工程;“芩百清肺濃縮丸抗支原體新藥研發項目”被列為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北藥特色資源干預亞健康保健品的研制”被列為省科技廳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
二、在科研機制上創新,走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道路。我院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敢于大膽解放思想,勇于創新,使科研工作進一步面向臨床、面向企業、面向市場。08年下半年國家科技部組織建國以來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重大新藥創制項目”的招標工作。支持的方向是: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用于防治重大疾病并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優秀水平的中藥新藥。意在提高我國中藥的行業競爭力和醫藥工業發展水平。我院在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下,敢于更新觀念,大膽創新,與我省制藥企業聯合申報了“緩腫瘤有效組分新藥青龍衣膠囊的研制”和“防治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中藥新藥血暢膠囊的研制”兩個項目,并順利通過三輪專家評審,上報科技部和財政部待批。此次招標國內共有900個投標項目,通過專家評審的僅有47項,其中我院就占了兩項,而且是我省惟一的兩個產學研項目,其機制的創新性和技術的先進性受到國家科技部的高度重視和專家的充分認可。這是迄今為止我院乃至我省受到國家資助額度最大的新藥研發項目,標志著我院的中藥研發能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加強對外科技合作,擴大中藥研發合作領域。我院以現代科學理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建立學科間的橫向聯合,針對腎病、腫瘤、支原體感染等重大疾病防治,研發高科技含量的中藥新藥,提高我院中藥創新能力;2008年我院與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基礎上組建了我省惟一一家中醫藥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它的成立對于我院按中醫理論重新配伍,快速篩選高附加值的中藥新產品和闡明中藥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我省中藥生物工程領域的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四、建立面向市場的中藥研發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了充分發揮我院的中醫藥科研優勢,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我院從科研的選題、立項到新產品的試制均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尋求合作伙伴,形成了以中藥研發為核心,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中藥研發體系,縮短了成果轉化的周期。近些年來我院轉化的科技成果居全省中醫藥科研單位前列。08年我院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新藥抗支原體肺炎的“芩百清肺濃縮丸”完成了二、三期臨床試驗研究,現與我省制藥企業已經簽定了初步轉讓協議,該藥是我國**治療支原體肺炎的中藥新藥,據專家認定該藥投放市場后,前景廣闊,商機巨大,有望成為第二個雙黃連,轉讓后將成為我省醫藥工業新的增長點。
五、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完善激勵機制和政策。近些年來我院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2005年我院又投資1800多萬元在平房開發區建成了7500平方米的現代化中藥劑型改革中試基地,架起了實驗室與大生產之間橋梁。同時我院對具有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的成果、論文或專著給予重獎;規定科研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的,單位報銷50%學費;攻讀博士學位的,單位全額報銷學費;完善了相應的人才優惠政策,促進了學科間優勢互補、交叉融合。院內科研政策的傾斜,使我院第一次能夠自主完成“芩百清肺濃縮丸”等新藥研發的全過程,徹底擺脫了半成品、中間體狀態下轉讓成果的老路,使科技成果以其完整性,高效益轉讓生產企業。
2008年11月我省頒布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干意見》,提出了“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速科技進步和創新型省份建設步伐,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這為我們科研院所發揮自身的中醫藥優勢,促進我省中藥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們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作為國家中藥劑型改革基地和我省中藥研發基地,要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根本指導思想,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處理好發展中的各種矛盾,解決好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加大中藥科技創新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不斷提高推動我省中藥創新藥物研究開發及產業化水平。
二是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科技工作26條意見精神。今年年初我院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對科研的支持力度,推進我院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規定》,通過加大科研獎勵和項目資金匹配力度,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擴大產學研合作領域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我院中藥研發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三是加快高科技人才培養,調整學科人才梯隊,不斷引進相關專業的高技術人才,擴大合作領域,增強學科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全面提高我院科研人員的綜合素質。
四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儀器設備的投入,盡快扭轉我院基礎設施和硬件建設薄弱的狀況,使我院的新藥研發基地從基礎設施、人員配備等方面達到國家標準,提高我院科技創新能力和中藥研發的速度與水平。
作為我省中醫藥醫療科研的龍頭單位,今后我院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大中藥研發力度,為我省中藥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為我省中醫藥事業和人民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