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市瓊山人民醫院
海口市瓊山人民醫院地處府城鎮明代“一里出三賢”——丘浚、海瑞(海青天、南包公)、許子偉等古...
[ 詳細 ]
- 【類型】二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898-65882829
- 【網址】www.hncity.net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建國路15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救心藥”魚精蛋白國內告急 醫生連夜“借”藥
時間:2012-11-08 09:51來源:求醫網
魚精蛋白注射液
這是真的:心臟病人急著手術 醫生連夜跑到其他醫院去“借”藥!
南京各大醫院“魚精蛋白”紛紛告急;記者探究“獨門解藥”斷檔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北京緊缺、上海緊缺、廣州緊缺……魚精蛋白,一種心臟手術必需的藥品,這兩天幾乎引起了國內醫療機構的注意——因為這種藥品嚴重缺乏,已經有很多醫院被迫停止了心臟手術。記者昨日從南京多家醫院了解到,這種獨門救命藥在南京各大醫院供應緊張,一些三甲醫院已經沒有儲備,靠醫生四處“借藥”,而相對有所準備的醫院儲備也不足一個月。一旦廠家后續供應不上,很多醫院也將面臨手術停擺的風險。
什么是魚精蛋白
既然缺貨,換一種藥行嗎
魚精蛋白到底是什么藥?每支售價僅十幾元的魚精蛋白注射液,為何弄得國內緊張,難道就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替代嗎?
“它不可替代。”昨天,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心胸外科專家劉志勇教授告訴記者,這種魚精蛋白注射液,是從魚類新鮮成熟的精子中提取的一種堿性蛋白質的硫酸鹽,是心臟手術中的必用藥,且無其他藥品可替代。因為心臟手術結束時,要用魚精蛋白,這樣病人的血液才能凝固,才能結束手術;否則出血就不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有心胸外科手術就有魚精蛋白,這種老藥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
“這樣一種不可替代的‘救命藥’居然要停產,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南京一名心胸外科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一旦真“斷檔”,一定要命。
南京醫院有多缺?
昨天凌晨醫生連夜“借藥”
兒童醫院、鼓樓醫院能撐一個月,第一醫院全靠外借了
醫院缺:凌晨到邁皋橋“借”來救急
在國內多城市出現魚精蛋白緊缺的情況下,南京情況到底如何呢?記者昨日采訪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一些三甲醫院都已經沒有了庫存。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劉志勇副院長告訴記者,昨天凌晨送來一名心內膜炎病人,需要進行急診心臟手術,“魚精蛋白藥劑科只有4支,按病人體重計算需要至少7支,醫生連夜到邁皋橋一家醫院借了4支救急。”
南京市兒童醫院副院長莫緒明告訴記者,他們的情況稍微好點。因為從4月份開始供貨就很緊張,所以他們有意識地多儲備了一些,所以還能撐一段時間。莫緒明介紹說,兒童醫院是全省心臟手術量最多的醫院,現在平均每天要做6到8臺心臟手術,最多一天要做10臺,“就算是節省著用,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
莫緒明嘆息說,現在天氣涼快了,來排隊做心臟手術的患兒也越來越多。“對于那些擇期手術的孩子,我們都無法和家長說,手術到底能不能做了。”
“你問我能撐多久,我不知道,可能就一個禮拜。”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心外科主任陳鑫教授告訴記者,該院心臟外科的手術量比較大,每天平均要開5臺,平均每個病人大約需要5支魚精蛋白。現在全部需要到外面去借,可能一周后就會因為找不到魚精蛋白而停止手術,這簡直不敢想象。
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東進教授告訴記者,醫院之前四處收集,儲備了一些,但是按現在的手術量也只能維持一個月。
醫藥公司缺:每家醫院給4支,等于沒給!
著急的不僅僅是醫院。昨天,記者了解到,在省醫藥公司、南京市醫藥公司,該藥也已告罄,正派人四處找藥。
省醫藥公司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與偏遠省份聯系調撥,但回答都是無多余存貨。“醫藥公司昨天還跟我們說,每家醫院只能供4支。”
一位心胸外科醫生告訴記者,4支是什么概念啊?每支藥50毫克,4支只有200毫克,但正常一個60公斤體重的病人就需要300毫克。“我們醫院的心臟手術還算少,聽說有的城市,大醫院做手術需要病人自帶魚精蛋白。”
醫院沒轍:“借”不來,只好讓病人自帶
沒有藥,但是要救命,怎么辦?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醫院用藥都是醫生通過私人關系,到下面二級醫院,或者到有合作關系的醫院去收集來,甚至有的醫院需要病人自己找來。
一位專家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三線城市的醫院心臟手術量相對少些,所以庫存沒有那么緊張。但是魚精蛋白不僅僅是用于心臟手術,比如還用于透析病人,在緊急搶救時也會少量使用。況且現在供貨這么緊張,一些醫院即使有庫存也留著自己備用,所以并不是非常好收集。
過去還有進口藥,但國家近幾年對于蛋白制品管理嚴格,所以進口蛋白制品也買不到了。那么能不能從海外帶些進口藥物呢?南京一位醫生告訴記者,他們原先也想過托國外的朋友帶一點過來,但是海關那里通不過。
為什么魚精蛋白突然緊缺?
A 原料短缺?
作為國內單獨的魚精蛋白生產廠家,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魚精蛋白的原料有季節性,且由于海洋污染,確實存在供貨緊張的情況,但目前該公司還沒有徹底停產。
然而記者昨日在采訪的過程中卻了解到,專家們都認為,原材料供應不足并不是“斷檔”最重要的原因。“這種藥使用已有多年,從未出現過這樣大規模的供應緊張的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魚精蛋白除了用于醫療,工業上還可作為防腐劑材料,相比較工業對于這種原材料的需求肯定要比醫療大,而醫療上首先應該是優先保證供應。
B 倒逼漲價?
盡管藥企一直稱斷貨是原料不足導致的,但業內人士分析,最有可能造成“斷檔”的原因是藥便宜,企業無利可圖。
一位醫生告訴記者,有心胸外科手術就有魚精蛋白,他印象中有十幾年沒怎么漲價了,“現在物價這么高,企業肯定已經沒有什么利潤了。”
“每支魚精蛋白,醫藥公司賣給醫院是9元左右,而醫院賣給病人10多元。這個藥十幾年的政府定價都沒有變動過。”一位業內人士說,國內一年也就30多萬臺心臟病手術,所以這個藥的一定用量不算大。對于藥廠來說,用量上不去,還要算上物流等成本,劃算嗎?當生產這種藥品的利潤很低或者沒有利潤空間時,自然會選擇停產。同樣道理,你會發現,市面上一些藥效很穩定的老藥也在漸漸淡出。只不過其他的老藥消失了,還有替代品,所以你覺察不出來。但是魚精蛋白生產的企業很少,又沒有替代品,所以一旦停產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當然也有可能是企業主動限制貨源,從而倒逼提高價格。”不過這位專家也表示,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而已。
為什么國內只有一家生產?
那么,按常規思維:一家停產了,還有其他企業呢,怎么會“斷檔”呢?
在采訪中,記者驚訝地了解到,目前我國只有三家醫藥企業獲得了生產魚精蛋白這種藥品的批文。但另外兩家早已因為其他原因停產了,目前只有上海一家尚在生產——南京各醫院使用的都是上海的這家企業生產的。
“過去我們還用過珠海生產的,我印象中還有好幾家企業生產過魚精蛋白注射液,現在只有上海一家生產了。”采訪中,一名心胸外科主任醫師說,沒利潤,生產魚精蛋白這種藥的企業越來越少了。
對于這種現象,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只有一家企業供貨,形成了“孤兒藥”,一旦停產,勢必就會使得這種藥消失,會造成一些負面效應。
昨晚,就在記者采訪即將結束時,又得到一個消息:目前擁有魚精蛋白生產批文的三家企業中,除上海的廠家外,北京悅康藥業集團已在藥監部門的協調下開始生產,但是目前只供應北京地區的醫院。(本報記者 于丹丹)
■另有一說
價格十幾年不變,企業也難
對于緊缺的現實,南京醫院的專家紛紛呼吁,政府利用行政手段督促企業生產和調配。“已經幾個月下來了,這種短缺的情況一直沒有緩解,其實是很不應該的。不能因為一支10塊錢的藥物缺貨就停下手術,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一位外科專家表示,對于這樣的企業行為,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及時監控,一旦發現減產要及時干預。
同時,有關人士也指出,這么多年下來,魚精蛋白的價格卻和當初一模一樣,企業的苦衷也是可以理解的。完全讓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去調節藥品生產是不夠的,一些特殊的藥物,應當保證給藥品生產企業合理的利潤,讓他們有持續生產的積極性。國家在遏制藥價虛高的同時,對一些關系民生、價格低廉的藥品必須有所保護,不然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的類似老藥面臨減產甚至停產消失。”
■廠家回應
9萬支魚精蛋白月底投放市場
記者13日從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了解到,上海市相關企業已加大力度組織生產,9萬支魚精蛋白注射液月底即可投放市場。
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表示,經過排查,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現有“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庫存近3萬支,最新生產下線的一批9萬支注射液經過檢測后,預計9月底就能投放國內市場。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原料供應比較緊張,“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的生產一度受到影響,但企業沒有停產。目前,上海主要醫療機構的“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的庫存和供應情況基本正常。
這是真的:心臟病人急著手術 醫生連夜跑到其他醫院去“借”藥!
南京各大醫院“魚精蛋白”紛紛告急;記者探究“獨門解藥”斷檔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北京緊缺、上海緊缺、廣州緊缺……魚精蛋白,一種心臟手術必需的藥品,這兩天幾乎引起了國內醫療機構的注意——因為這種藥品嚴重缺乏,已經有很多醫院被迫停止了心臟手術。記者昨日從南京多家醫院了解到,這種獨門救命藥在南京各大醫院供應緊張,一些三甲醫院已經沒有儲備,靠醫生四處“借藥”,而相對有所準備的醫院儲備也不足一個月。一旦廠家后續供應不上,很多醫院也將面臨手術停擺的風險。
什么是魚精蛋白
既然缺貨,換一種藥行嗎
魚精蛋白到底是什么藥?每支售價僅十幾元的魚精蛋白注射液,為何弄得國內緊張,難道就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替代嗎?
“它不可替代。”昨天,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心胸外科專家劉志勇教授告訴記者,這種魚精蛋白注射液,是從魚類新鮮成熟的精子中提取的一種堿性蛋白質的硫酸鹽,是心臟手術中的必用藥,且無其他藥品可替代。因為心臟手術結束時,要用魚精蛋白,這樣病人的血液才能凝固,才能結束手術;否則出血就不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有心胸外科手術就有魚精蛋白,這種老藥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
“這樣一種不可替代的‘救命藥’居然要停產,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南京一名心胸外科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一旦真“斷檔”,一定要命。
南京醫院有多缺?
昨天凌晨醫生連夜“借藥”
兒童醫院、鼓樓醫院能撐一個月,第一醫院全靠外借了
醫院缺:凌晨到邁皋橋“借”來救急
在國內多城市出現魚精蛋白緊缺的情況下,南京情況到底如何呢?記者昨日采訪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一些三甲醫院都已經沒有了庫存。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劉志勇副院長告訴記者,昨天凌晨送來一名心內膜炎病人,需要進行急診心臟手術,“魚精蛋白藥劑科只有4支,按病人體重計算需要至少7支,醫生連夜到邁皋橋一家醫院借了4支救急。”
南京市兒童醫院副院長莫緒明告訴記者,他們的情況稍微好點。因為從4月份開始供貨就很緊張,所以他們有意識地多儲備了一些,所以還能撐一段時間。莫緒明介紹說,兒童醫院是全省心臟手術量最多的醫院,現在平均每天要做6到8臺心臟手術,最多一天要做10臺,“就算是節省著用,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
莫緒明嘆息說,現在天氣涼快了,來排隊做心臟手術的患兒也越來越多。“對于那些擇期手術的孩子,我們都無法和家長說,手術到底能不能做了。”
“你問我能撐多久,我不知道,可能就一個禮拜。”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心外科主任陳鑫教授告訴記者,該院心臟外科的手術量比較大,每天平均要開5臺,平均每個病人大約需要5支魚精蛋白。現在全部需要到外面去借,可能一周后就會因為找不到魚精蛋白而停止手術,這簡直不敢想象。
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東進教授告訴記者,醫院之前四處收集,儲備了一些,但是按現在的手術量也只能維持一個月。
醫藥公司缺:每家醫院給4支,等于沒給!
著急的不僅僅是醫院。昨天,記者了解到,在省醫藥公司、南京市醫藥公司,該藥也已告罄,正派人四處找藥。
省醫藥公司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與偏遠省份聯系調撥,但回答都是無多余存貨。“醫藥公司昨天還跟我們說,每家醫院只能供4支。”
一位心胸外科醫生告訴記者,4支是什么概念啊?每支藥50毫克,4支只有200毫克,但正常一個60公斤體重的病人就需要300毫克。“我們醫院的心臟手術還算少,聽說有的城市,大醫院做手術需要病人自帶魚精蛋白。”
醫院沒轍:“借”不來,只好讓病人自帶
沒有藥,但是要救命,怎么辦?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醫院用藥都是醫生通過私人關系,到下面二級醫院,或者到有合作關系的醫院去收集來,甚至有的醫院需要病人自己找來。
一位專家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三線城市的醫院心臟手術量相對少些,所以庫存沒有那么緊張。但是魚精蛋白不僅僅是用于心臟手術,比如還用于透析病人,在緊急搶救時也會少量使用。況且現在供貨這么緊張,一些醫院即使有庫存也留著自己備用,所以并不是非常好收集。
過去還有進口藥,但國家近幾年對于蛋白制品管理嚴格,所以進口蛋白制品也買不到了。那么能不能從海外帶些進口藥物呢?南京一位醫生告訴記者,他們原先也想過托國外的朋友帶一點過來,但是海關那里通不過。
為什么魚精蛋白突然緊缺?
A 原料短缺?
作為國內單獨的魚精蛋白生產廠家,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魚精蛋白的原料有季節性,且由于海洋污染,確實存在供貨緊張的情況,但目前該公司還沒有徹底停產。
然而記者昨日在采訪的過程中卻了解到,專家們都認為,原材料供應不足并不是“斷檔”最重要的原因。“這種藥使用已有多年,從未出現過這樣大規模的供應緊張的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魚精蛋白除了用于醫療,工業上還可作為防腐劑材料,相比較工業對于這種原材料的需求肯定要比醫療大,而醫療上首先應該是優先保證供應。
B 倒逼漲價?
盡管藥企一直稱斷貨是原料不足導致的,但業內人士分析,最有可能造成“斷檔”的原因是藥便宜,企業無利可圖。
一位醫生告訴記者,有心胸外科手術就有魚精蛋白,他印象中有十幾年沒怎么漲價了,“現在物價這么高,企業肯定已經沒有什么利潤了。”
“每支魚精蛋白,醫藥公司賣給醫院是9元左右,而醫院賣給病人10多元。這個藥十幾年的政府定價都沒有變動過。”一位業內人士說,國內一年也就30多萬臺心臟病手術,所以這個藥的一定用量不算大。對于藥廠來說,用量上不去,還要算上物流等成本,劃算嗎?當生產這種藥品的利潤很低或者沒有利潤空間時,自然會選擇停產。同樣道理,你會發現,市面上一些藥效很穩定的老藥也在漸漸淡出。只不過其他的老藥消失了,還有替代品,所以你覺察不出來。但是魚精蛋白生產的企業很少,又沒有替代品,所以一旦停產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當然也有可能是企業主動限制貨源,從而倒逼提高價格。”不過這位專家也表示,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而已。
為什么國內只有一家生產?
那么,按常規思維:一家停產了,還有其他企業呢,怎么會“斷檔”呢?
在采訪中,記者驚訝地了解到,目前我國只有三家醫藥企業獲得了生產魚精蛋白這種藥品的批文。但另外兩家早已因為其他原因停產了,目前只有上海一家尚在生產——南京各醫院使用的都是上海的這家企業生產的。
“過去我們還用過珠海生產的,我印象中還有好幾家企業生產過魚精蛋白注射液,現在只有上海一家生產了。”采訪中,一名心胸外科主任醫師說,沒利潤,生產魚精蛋白這種藥的企業越來越少了。
對于這種現象,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只有一家企業供貨,形成了“孤兒藥”,一旦停產,勢必就會使得這種藥消失,會造成一些負面效應。
昨晚,就在記者采訪即將結束時,又得到一個消息:目前擁有魚精蛋白生產批文的三家企業中,除上海的廠家外,北京悅康藥業集團已在藥監部門的協調下開始生產,但是目前只供應北京地區的醫院。(本報記者 于丹丹)
■另有一說
價格十幾年不變,企業也難
對于緊缺的現實,南京醫院的專家紛紛呼吁,政府利用行政手段督促企業生產和調配。“已經幾個月下來了,這種短缺的情況一直沒有緩解,其實是很不應該的。不能因為一支10塊錢的藥物缺貨就停下手術,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一位外科專家表示,對于這樣的企業行為,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及時監控,一旦發現減產要及時干預。
同時,有關人士也指出,這么多年下來,魚精蛋白的價格卻和當初一模一樣,企業的苦衷也是可以理解的。完全讓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去調節藥品生產是不夠的,一些特殊的藥物,應當保證給藥品生產企業合理的利潤,讓他們有持續生產的積極性。國家在遏制藥價虛高的同時,對一些關系民生、價格低廉的藥品必須有所保護,不然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的類似老藥面臨減產甚至停產消失。”
■廠家回應
9萬支魚精蛋白月底投放市場
記者13日從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了解到,上海市相關企業已加大力度組織生產,9萬支魚精蛋白注射液月底即可投放市場。
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表示,經過排查,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現有“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庫存近3萬支,最新生產下線的一批9萬支注射液經過檢測后,預計9月底就能投放國內市場。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原料供應比較緊張,“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的生產一度受到影響,但企業沒有停產。目前,上海主要醫療機構的“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的庫存和供應情況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