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42年,位于浦東新區川沙新鎮,距浦東國際機場僅8公里,是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核定床位800張,職工總數1250人... [ 詳細 ]
醫院介紹
- 醫院等級:二級 總床位數:800個 醫院類型:綜合醫院
- 日門診量:685位 主任醫師:65位 副主任醫師:102位
- 醫院面積:8余萬平米 建院時間:1942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
醫院始建于1942年,位于浦東新區川沙新鎮,距浦東國際機場僅8公里,是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核定床位800張,職工總數1250人,其中專業人員1079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7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0人;臨床科室設置齊全,二級專科39個,2011年診療總人次1272428人次,出院人數24807人次,平均住院日9.59天,床位使用率92.63%。醫院已連續數屆榮獲上海市、上海市衛生系統和浦東新區文明單位。
醫院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磁共振成像儀(MR)、64排螺旋CT掃描儀、C臂數字X光機、800毫安X線數字成像儀等1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28臺。現有OA、HIS、RIS、LIS、PACS等辦公、信息、影像網絡系統,全部實行計算機實時網絡化管理,在上海市首家推出住院病人費用自助查詢系統。
醫院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服務質量第一、科教興院、科技強院的戰略方針,逐漸完善質量考核體系(醫療質量考核體系、護理質量考核體系、醫技質量考核體系、行政考核體系等28個質控考核體系),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學科建設取得新進展,在原有內分泌科、放射影像科、超聲影像科等新區重點學科的基礎上,神經內科、肛腸外科又成為新區重點學科。內分泌科已開展動態血糖監測、胰島素泵治療,對內分泌系統疾病特別是甲狀腺疾病與糖尿病的診治水平達到全市較為先進水平;放射影像科不斷引進和應用國內外最新影像檢查和診斷技術,現重點開展早期腫瘤、超急性期腦梗塞及脊柱病變的磁共振、CT檢查,在腹腔多重造影及介入放射學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超聲影像科是上海市醫學影像研究所專家會診所在地,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綜合診斷體系,形成了以乳腺、甲狀腺等疾病的超聲造影、三維超聲及彈性超聲診斷為特色。醫院微創中心發展迅速,目前醫院已常規開展腹腔鏡下直腸癌治療術、腹腔鏡下高選擇性腸段切除治療頑固性便秘、單孔免氣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道鏡、十二指腸鏡“三鏡”聯合治療復雜膽道結石等;神經內科急性腦卒中溶栓治療受到國內外優秀專家的高度評價。市級創傷急救中心已獲得立項并順利開展工作,醫院已通過了安徽醫科大學臨床學院的評審于2011年3月正式成為安徽醫科大學上海浦東臨床學院。
醫院是安徽醫科大學上海浦東臨床學院和南通大學醫學院等的教學醫院。近年來科研工作發展迅速,2009~2011年衛生部、市、區立項重點學科、優秀人才、優秀青年醫學人才、科研項目43項,獲國家專利7項,完成課題29項。
醫院自主研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多功能自助式全自動取片機”與“多功能自助式全自動取單機”為我國第一臺全自動取片機(取單機),于2008年10月投入臨床使用,在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時極大地方便了患者。
根據浦東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目標,在上級領導高度重視下,總投資3.2億元的醫院整體改擴建工程于2007年底開工建設,新的住院大樓于2011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整體項目完成后,醫院占地面積451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2850平方米,核定床位800張,將成為浦東新區規模最大的區域性醫療中心之一。
乘車路線
咨詢電話:020-58981990
郵箱地址:qiuyiwenda@163.com
郵政編碼:201299
醫院地址:上海浦東新區川沙鎮川環南路490號
乘車路線:南南B線、徐川專線、188、新川專線、991、611、川蘆線(631)、615、川三線、浦東三路、川沙一路、川沙二路、川沙三路、方川專線、上川線、地鐵2號線川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