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73年的發展,中山醫院本部占地面積73188M,建筑面積133687M。核定床位1700張,年門急診量近22... [ 詳細 ]
經過73年的發展,中山醫院本部占地面積73188M,建筑面積133687M。核定床位1700張,年門急診量近221萬人次,住院病人5.5萬人次。中山醫院在松江天馬山境內和延安西路1474號設有分部,青浦區中心醫院因委托中山醫院管理而成為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院本部現有..." />
經過73年的發展,中山醫院本部占地面積73188M,建筑面積133687M。核定床位1700張,年門急診量近22... [ 詳細 ]
時間:2012-11-09 15:03來源:求醫網
局麻條件下經皮膚上“綠豆”大小的切口,采用椎間孔鏡成功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實施髓核摘除術,術后患者即可下地活動——本院骨科近期成功開展了超微創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為廣大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帶來福音,也標志著本院微創脊柱外科邁入國內優秀行列。
據顧宇彤副主任醫師介紹,該手術被醫學界稱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微創、最溫和的治療手段”,從腰椎間盤包容型突出到巨大髓核脫出游離于椎管內均可行椎間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較,椎間孔鏡手術具有很多優勢,如皮膚切口僅為5毫米,出血極少;局部麻醉,術中能與病人互動,不易傷及神經;后外側入路,避免后路手術對硬膜囊和神經根的騷擾;椎間孔鏡術后病人即可下地活動,康復快。
腰椎間盤突出癥,俗稱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退變、外傷等因素均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據統計,我國約有2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發病率達15.2%。過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行傳統開放手術,腰背部正中入路,剝離椎旁肌后行椎板切除及髓核摘除術。該術式創傷較大,而且會破壞脊柱穩定性。后來逐漸發展為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術,但仍需切除部分椎板,同樣會破壞椎間穩定性。近年來美國、德國率先開展經皮椎間孔鏡手術,通過椎間孔途徑進入,內窺鏡下直視操作,突出的髓核、纖維環、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后縱韌帶、黃韌帶等解剖結構層次清楚地呈現于屏幕上,安全性更高。特制的可曲性雙極射頻電極在術中可進行良好止血,消融粘連組織,使視野更加清晰;還可用來行纖維環成型,毀損椎間盤上致痛的末梢神經。該技術不咬除椎板,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對脊柱穩定性無影響,無需行植骨融合內固定術。
除經皮椎間孔鏡手術外,本院骨科還先后開展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管道輔助下椎管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及經皮穿刺椎體成形、后凸成形、經皮椎弓根釘內固定等微創脊柱外科手術,并采用后路微小切口椎弓根釘技術加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術治療脊柱結核、經皮椎弓根釘與椎體成形術加正中小切口減壓治療伴有神經壓迫的轉移性脊柱腫瘤、經皮椎弓根釘加正中小切口減壓治療黃韌帶骨化癥等。至此本院的微創脊柱外科已邁入國內優秀行列,部分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