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地處廣東省中北部,1988年撤縣建市,是一座山清水秀,年輕而具有活力的城市。清遠市區距廣州僅60公里,不足1小時車程,隨著清遠經濟的快速發... [ 詳細 ]
天使情懷菩薩心--發生在市中醫院“學雷鋒”的故事
時間:2012-11-16 13:15來源:求醫網
這只是發生在市中醫院數不清的好人好事中的一件小事,但她卻象陽光下的一滴水珠,折射出的是整個醫院廣大員工學雷鋒,做好人,做好事,“厚于德 誠于信 敏于行”,踐行廣東精神的院風院貌。
2012年10月2日11:30,市中醫院門診大樓3樓門診大廳就診高峰時段已過。吃午飯了,看病的人少了很多,擁擠的三樓開始逐漸清靜下來。這時,從口腔門診室傳來閆醫生的呼救聲,有人因疼性休克而暈倒。隨著呼救聲最先沖進口腔門診的是分診臺護士 “小不點”陳敏玲;緊接著沖進口腔門診的是霧化室護士李鮮。口腔科診室里,一位年近40歲的女患者倒在地上,口腔科閆醫生用左手托著病人腦袋,用右手拇指掐住患者的人中穴,焦急地告訴他們:女病人牙疼,帶著孩子來醫院拔牙齒的,拔呀本來就容易出現疼性休克,再加之沒吃早餐,拔牙后就出現了暈倒昏厥。大家開展系列急救措施,5分鐘后這位女病人終于醒了過來。李鮮和陳敏玲給病人洗了臉,洗了手,整理好衣服。通過交談得知:這是一位單身母親,為了養活孩子,她在附近建筑工地上做水泥工。由于沒發工資,怕帶的錢不夠看牙就只給孩子吃了早餐,她說她是餓暈了才昏厥過去的。聽了女患者的述說,人們沉默了,一顆顆同情的心顯得凝重起來。這時候的李鮮卻悄然離開了。不一會兒她給女患者買來一碗骨頭湯和一盒快餐飯,并守在旁邊,看著這位農民工大姐喝完了湯,吃完了盒飯,然后一直把她送到門診大樓門口,并悄悄往患者手心里塞了一百元錢,說:干這么重的活兒,以后別不吃早餐。患者向著李鮮深情地點了點頭,再飽含著熱淚回頭朝著中醫院的門診大廳深情地鞠了一躬方才離去……
圖為搶救昏厥病人的護士陳敏玲(左)與李鮮。
故事講到這里已經告一段落。我帶著一種崇敬的心情采訪了與這個故事相關的人。是市中醫院護理部的向萍主任向我推薦了這件事,我首先采訪了向主任。在采訪向主任時,剛好醫院本部門診部護士長金菊梅也在,她們正在談關于護理服務怎樣和學雷鋒的活動結合起來的事。談到李鮮,金護長說:李鮮的工資不多,卻能見難就幫,一下拿出l00元來給更需要錢的農民工患者朋友,讓人感動。向主任說:事件的實際意義己不再是100元錢,一碗湯,一個盒飯的事,她折射出的是市中醫院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說到這里向主任露出一臉自豪:我們的姑娘、姐妹們拿著最少的錢干著最臟、最累的活兒,從來兢兢業業,創造性的干著自已的工作,其中數不清的這類善人善舉,好人好事,都在繁忙中被埋沒了,很可惜。深挖挖,也許能寫出一本《學雷鋒的故事》的書來。
我見到李鮮,并問她:你的工作是在霧化室里為病人服務,口腔診室里的病人暈倒與你的工作無關啊,你當時是怎么樣想到要沖過去到口腔科診室去救人呢?沒想到這話讓李鮮還火了,她繃著胖乎乎的臉生氣地說:石老師你怎么能這么說呢?護士是保護人們生命健康的戰士,哪里有需要就應到哪里去,當有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危急之時,和死神爭分奪秒,作為一名護士,還會分份內份外?這話還真把我給嗆住了。我又問:你為什么會給病人買湯、買飯,還接濟她100元錢呢?李鮮聽到這個問題時立刻淡定了下來。她說:因為我也是女人,也是孩子的媽媽。她為了撫養孩子,干男人才干的水泥工;她是因營養不足才瘦成那樣,才暈倒的。她需要我的幫助。
這語言平實樸素,比不上豪言壯語,但卻讓人心靈受到震撼。這應該就是需要發揚光大的雷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