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日常護理措施
時間:2015-02-05來源:求醫網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俗稱冠心病,該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加強對冠心病人的身心護理,不僅可左右治療方藥和治療措施的效果,而且對病人的機體康復和預后都有重大影響。因此,經常不斷地探討和總結對本病的綜合護理方法和措施十分必要。
情志護理
情緒緊張激動可使冠狀動脈痙攣,加重供血不足而誘發本病。中老年人由于機體器官的的衰老伴隨復雜的心理變化,就更需要注意情志護理。
飲食護理
冠心病是指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目前認為飲食不當是引發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康的飲食可顯著地降低血膽固醇濃度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運動護理
冠心病人在急性期應一定臥床休息。恢復期進行適當運動。在護理中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對其運動的方法和運動量加以指導。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以不感過度疲勞為宜。
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患的信心,對于體弱者,病重者可先從床上進行四肢運動,或在室內來回走動,亦可作一些中老年保健操。
服藥護理
藥物治療是促使本病康復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用藥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到藥物的療效。在執行醫囑的同時,護理人員應努力觀察和避免其他因素對用藥過程的干擾。
生活護理
生活護理的內容主要有三。
注意病人的環境護理,良好的環境使病人精神愉快,增進食欲,促進病體恢復。另外,室內要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光線充足,清潔整劑;
注意病人的睡眠護理。本病多于夜間發作,應加強夜間巡視,密切觀察脈搏,呼吸,血壓,面色,口唇等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睡前可用溫水洗腳以消除疲勞,不要夜間工作,養成規律性睡眠;
注意便秘的預防和護理。中老年患者易發生便秘,特別是老年心臟病患者的便秘發生率高。這與患者的用藥,臥位,生理,心理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如病人長期臥床進食少,消化功能減退,易引起便秘。也有患者不習慣使用便器,大便用力時且產生一種動作,深吸氣后屏氣,可誘發心律失常,尤其是心肌梗死病人大便時用力可促使心臟破裂。因此,重視病人的便秘護理是十分重要的。
總的原則是宣傳指導,支持協助,從心理和生理上對病人進行護理。可以從服藥治療,改變飲食習慣,克服消除心理因素等方面入手。
因時護理
因時護理也包括根據不同季節特點進行護理,如春天百病生長,室內應注意定期消毒,開窗通風,夏天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涼爽;秋天應保持室內濕潤;科天應注意保暖等。
綜上所述,冠心病的綜合護理是十分重要的。護理的關鍵,除了具有一定的專業護理知識外,更重要的是確立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指導思想。這樣,才能提高冠心病的護理質量。
查看更多關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日常護理措施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