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的并發癥有哪些
時間:2016-05-11來源:求醫網
心理障礙患者的并發癥存在哪些?精神科專家介紹:心理障礙就是廣泛的心理異常或行為異常。有些人因為缺乏對心理障礙的認識,即使患了心理障礙卻誤認為是軀體疾病,反復按軀體疾病就診,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醫療費用,而且耽誤了早期治療的較好時機,使疾病發展的更加嚴重。因此,當你出現下列癥狀時不要諱疾忌醫,應到專業醫院就診。那么,心理障礙患者的并發癥存在哪些呢?
心理障礙患者的并發癥存在哪些?
1.焦慮癥:并非由實際危險或威脅所引起的持續緊張和焦慮,其焦慮程度與客觀現實極不相符,可謂無事自尋煩。急性焦慮稱"驚恐發作",病人突然感到莫名其妙地驚慌失措,心跳加快、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出冷汗發抖等,因極度緊張焦慮而致窒息感、瀕死感。
2.抑郁癥: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患者表現為持久的情緒低落、心境惡劣、多愁善感、抑郁寡歡、終日哀聲嘆氣、愁眉不展、沮喪失望、自責自卑、悲觀厭世。常伴有頭痛、頭暈、心慌、胸悶、胃部不適、頭部緊錮感、咽喉部阻塞感、各種慢性疼痛等各種軀體化癥狀。
3.恐怖癥:有些人對某種特定情境、某些物品;對貓、狗等常見動物;對陌生人、上級領導、老師、異性;對某些疾病產生強烈的、無法控制的過度緊張、恐懼、而出現心慌、出大汗、臉紅、手抖、語無倫次,甚至出現尿頻、頭暈、惡心、嘔吐等。明知毫無必要,卻難以自控。為此,采取回避、退縮行為,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
4.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時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異常現象,屬于正常心理活動中暫時性的局部異常狀態。它既可以包括輕微的心理問題,也包括比較嚴重的心理活動紊亂。
5.在臨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學”的概念,將范圍廣泛的心理異常或行為異常統稱為“心理障礙”,或稱為異常行為。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時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異常現象,屬于正常心理活動中暫時性的局部異常狀態。它既可以包括輕微的心理問題,也包括比較嚴重的心理活動紊亂。
以上五方面,病人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部分表現,不會全部表現都有。發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到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本文由西寧昆侖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精神障礙的并發癥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