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炎的癥狀類型是什么
時間:2016-05-11來源:求醫網
結腸炎疾病的發生不僅會導致患者有腹痛腹瀉的癥狀,而且這樣的疾病對患者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希望患者在患有疾病之后能夠做到正確治療早一些得到康復才好,那么要想能夠很好的去治療這個疾病,廣義而言,發生在直腸的炎癥均可稱為直腸炎。常見的直腸炎主要表現為肛門下墜感、腹瀉、里急后重;血便、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直腸炎輕者僅黏膜發炎,重者炎癥累及黏膜下層、肌層,甚至直腸周圍組織;有時只是部分直腸受累,有時直腸全部甚或累及肛門。急性直腸炎長期不愈,則變為慢性直腸炎。首先應該了解結腸炎疾病的癥狀類型有什么?
直腸炎一般可分為急性直腸炎、結核性直腸炎、慢性直腸炎、放射性直腸炎四種,具體癥狀表現如下:
一、急性直腸炎:起病急驟,全身癥狀有發熱、食欲不振。局部癥狀有肛門內脹熱灼痛、便意頻繁、糞便混有粘液及血絲、里急后重、排尿不暢、尿頻;
二、結核性直腸炎:患者感覺直腸部不適,有時便秘、腹瀉交替,隨病情進展癥狀多以腹瀉為主,糞便呈稀水樣,混有膿血、味臭、里急后重、下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消瘦。
三、慢性直腸炎:便秘與腹瀉交替,便中含有粘液及血絲,大便時肛門口灼痛。因分泌物刺激,肛門周圍表皮脫落,有時成裂口發癢,下腹部脹滿不適,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全身不適。
四、放射性直腸炎:直腸流血,為鮮紅或暗紅色,多在排便時流出,一般是少量出血,偶爾大量出血。破潰后有壞死組織脫落排出,有臭味,肛門直腸部酸痛或灼痛,以后因括約肌受刺激而出現里急后重。
1、腸、結腸癌 息肉:結腸炎超過五年,腸道潰瘍面在炎癥的長期刺激下容易異常增生,引發腸息肉,一厘米以上腸息肉癌率極高;另外,約5%腸炎病例可發生癌,多見于病變累及全結腸,幼年起病和病史超過10年者。
2、腸狹窄:多發生在病變廣泛、病程持續長達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見于左半結腸,乙狀結腸或直腸,臨床上一般無癥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鑒別良性惡性。
3、便血:這里所說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時間內大量腸出血,伴有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輸血治療。另外,長期慢性出血亦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我們再看看文章內容的介紹之后了解了直腸炎疾病的癥狀類型,專家建議出現了直腸炎這樣的疾病我們要想能夠早一些得到康復,一定要根據所患疾病的類型對癥治療,爭取減輕一些病痛。
【本文由西寧長城醫院消化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直腸炎的癥狀類型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