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的保健方式是什么
時間:2016-05-18來源:求醫網
宮頸炎經常在育齡期間的女性身上發病,最常見的就是感染性因素,另外,宮頸炎也可以因缺乏很好的不良并發癥,有些患者認為宮頸炎影響不大,所以一直都忽視治療,這其實是非常不對的,要注意及時觀察治療。下面就宮頸炎的保健方式進行介紹:
1、幸免性生活混亂
不少國家報導,性齡早及性生活紊亂是宮頸癌發病的直截高危因素。性齡早是指18歲前就有性生活,比25歲以上有性生活者患病率高出13.3倍。而性生活紊亂是指有多個性伴侶者,據調查婦女結過婚2次以上者或與多個男子發生性關系其發生宮頸癌的機會也較多。大量研究表明性傳播性疾病即性病與宮頸炎特別是宮頸癌有緊密關系。多個性伴侶與宮頸癌前期病變及宮頸癌有明顯的關系。其中人乳頭狀瘤是宮頸癌的主要危急因素。
2、晚婚晚育
宮頸炎及宮項癌多發生于已婚婦女,發生于未婚者極少,說明它與性生活關系緊密。根據普查資料,結婚年齡20歲者,宮頸癌的患病率為158.78/10萬;26歲者為22.45/10萬。兩者相差7倍。而第1次性生活的年齡較第1次結婚年齡更為重要,初次性生活年齡在18歲以下者宮頸癌的發病率比18歲以上者高4倍,推遲性生活的年齡可降低相對危急度。
3、計劃生養
宮頸癌在多產婦發病率高。由于多次人工流產或妊娠分娩對子宮頸的刺激或損傷,致使宮頸上皮發生異常增生,進而可進展為癌。未婚婦女婚后不注意避孕者多次人工流產還是增加了宮頸炎的機會,故須要認真采取避孕措施,幸免多次分娩或人工流產對宮頸的損傷。
4、婦科普查
防癌普查是國內外公認的防范宮頸癌的主要措施。經過普查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從而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
以上的內容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警惕,這些因素可以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是引起并發癥,希望這些方面的常識可以幫助治療宮頸炎疾病,總體來說,應該對宮頸炎這種疾病有足夠的重視。
【本文由西寧長城醫院婦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宮頸炎的保健方式是什么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