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疹的飲食療法
時間:2015-02-06來源:求醫網
目前治療癢疹沒有非常好的方法,尤其是治療有一定困難。最有效的方法是尋找和消除致病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蟲咬,要注意改善飲食狀態,糾正胃腸道的功能紊亂。消除體內感染病灶,積極治療體內疾病。注意改善營養及衛生狀態。
癢疹的中醫食療法
風寒型癢疹
皮膚干燥,揩之脫屑,瘙癢不絕,每遇風寒而病情加重,無原發皮損,伴面色無華。治宜祛風散寒,補養氣血。
【姜絲山雞肉】
材料:山雞肉300克,生姜50克,食鹽少許。
制作:山雞肉洗凈切細絲,生姜切絲,先用溫油煸炒山雞肉,待半熟時放入調料及姜絲,加入食鹽,翻炒即可。隔日一次,連服7~10天。
【芥末豬肚】
材料:豬肚400克,芥末20克,香菜10克。
制作:豬肚洗凈煮熟,切絲后加調料,后入芥末、香菜末。每日一次,7天為一療程。
濕熱型癢疹
多發生在女陰、陰囊、肛門等處。患處瘙癢不止,甚至糜爛。女子白帶多,小便黃赤,口苦胸悶。治宜清熱利濕止癢。
【海帶綠豆苡仁湯】
材料:海帶50克,綠豆100克,苡仁5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海帶洗凈切碎,與綠豆、苡仁同煲至爛熟,加入白糖調勻,分次服食。隔天一次,連服7天。
【土茯苓煲烏龜】
材料:土茯苓50克(鮮250克),烏龜一只(可用草龜代)。
制作:將烏龜宰殺干凈,與土茯苓同煲,至龜熟爛,加鹽調味,食龜飲湯。隔天一次,連服3只為一療程。
查看更多關于癢疹的飲食療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