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時間:2015-02-06來源:求醫網
目前,幽門螺桿菌(HP)的感染已經被公認為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重要原因之一。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可黏附在胃及十二指腸黏膜上并引起黏膜損傷、降低黏膜抵抗力及誘發高促胃液素血癥的致病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是怎樣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呢?
1.消化道傳播:當人們食用了已經被幽門螺桿菌污染了的水和食物,或者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母親咀嚼食物后再口對口地將食物糜喂給嬰幼兒時,或者很多人共用餐具時均可導致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消化道傳播,是此病菌傳播的主要途徑。
2.不良的飲食習慣:飲食時間不規律、進食過快、經常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或經常在睡前進食等,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能擾亂胃腸道的正常功能,降低胃腸道黏膜的抵抗力,這為幽門螺桿菌的侵入和定居創造了條件,進而可導致胃腸道黏膜的損害、炎癥的發生和潰瘍的形成。
3.長期吸煙:煙草中的有害成分尼古丁能對胃腸黏膜產生有害的刺激,從而破壞胃腸道黏膜的保護作用,為幽門螺桿菌的侵入創造了條件。同時,尼古丁對胃黏膜的刺激還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多,這樣也會削弱殺滅幽門螺桿菌藥物的療效。
4.過量飲酒:過量飲酒可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這樣便可降低胃腸道對幽門螺桿菌的抵抗力,增加幽門螺桿菌侵入的幾率,加劇幽門螺桿菌的損害作用,同時也增加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
5.藥物刺激:凡是對胃黏膜有刺激或損害作用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都可降低用藥者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增加幽門螺桿菌的侵入幾率。
6.精神因素: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緊張、焦慮或抑郁等不良的精神狀況與心理問題,也會引起胃腸道的功能紊亂,從而降低胃腸黏膜的屏障功能和防御能力,這也是人們感染幽門螺桿菌的誘發因素。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想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就要阻斷該病菌的傳播途徑,同時還要消除可能導致其感染的其他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您和家人免遭幽門螺桿菌的侵襲。
查看更多關于日常生活中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主要方法的相關常識>>
- 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方法 |
- 幽門螺桿菌感染病因 |
- 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 |
- 幽門螺桿菌感染專家 |
- 幽門螺桿菌感染醫院
- 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指南 |
- 幽門螺桿菌感染癥狀 |
- 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查 |
- 視頻 |
- 幽門螺桿菌感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