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時間:2015-02-06來源:求醫網
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于青壯年,究其原因,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后造成損傷,雖經復位,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關節囊撕裂或撕脫和軟骨盂唇及盂緣損傷沒有得到良好修復,肱骨頭后外側凹陷骨折變平等病理改變,關節變得松弛。以后在輕微外力下或某些動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動作時可反復發生脫位。肩關節習慣性脫位診斷比較容易,X線檢查時,除攝肩部前后位平片外,應另攝上臂60~70°內旋位的前后X線片,如肱骨頭后側缺損可以明確顯示。
對習慣性肩關節脫位,如脫位頻繁宜用手術治療,目的在于增強關節囊前壁,防止過分外旋外展活動,穩定關節,以避免再脫位。手術方法較多,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關節囊重疊縫合術(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點外移術(Magnuson氏法)。
查看更多關于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