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精子癥的病理分類
時間:2016-07-28來源:求醫網
男科疾病無精子癥的病理分類是什么樣的?其實男科疾病中無精子癥是比較常見的男科疾病之一,對于無精子癥很多人的認識不夠,認為這是一種小病,實則不然,無精子癥的危害是巨大的,今天就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無精子癥的病理分類。
無精子癥可分成三類:
1、睪丸前性。指睪丸本身功能正常,但由于下丘腦和(或)垂體內分泌功能紊亂而繼發引起睪丸不發育或不生精。典型的病例如特發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減癥。
2、睪丸性。指睪丸本身因各種原因導致其喪失產生精子的能力。最常見的有克氏綜合征,隱睪,還有支持細胞綜合征,這種病人睪丸中只有支持細胞,而沒有生精細胞;精索靜脈曲張造成的睪丸萎縮、變軟、生精障礙。繼發于腮腺炎的雙側嚴重睪丸炎是散發性無精子癥的原因之一。
3、睪丸后性。指精子運輸管道梗阻或先天性缺如,例如:附睪結核、雙側附睪炎、雙側輸精管合并精囊缺如、射精管梗塞等。這樣睪丸雖然產生出大量精子,卻不能排到體外來,因此精液中無精子。
在鑒別患者屬于哪類無精子癥時,首先要進行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特別注意第二性征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由此可判斷有無內分泌功能障礙。
測量睪丸體積,一般國內人正常成年人的睪丸體積為12-25毫升,睪丸體積小于10毫升者,一般伴有生精功能障礙。檢查附睪時發現增厚,結節及變硬,則意味著梗阻;附睪增大膨脹時表示其遠端有梗阻。測定血中促卵泡激素對鑒別診斷無精子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血FSH水平低于正常,一般是睪丸前性的,血FSH水平升高,則要考慮為原發性睪丸功能衰竭。睪丸后性無精子癥,血FSH水平一般正常。當FSH顯著升高時,睪丸肯定處于不可逆或嚴重生精障礙。
對于睪丸前性的即下丘腦和(或)垂體功能障礙引起的睪丸功能低下,可以用激素替代療法。對于睪丸性無精子癥,只有那些FSH沒有升高的病人才有治療的希望。對于睪丸后性無精子癥,附睪局部梗阻和輸精管上端梗阻者可實行外科手術解除梗阻。不過現在隨著輔助生育措施改進,試管嬰兒技術越來越成熟,可以通過附睪或睪丸來取精完成第二代試管嬰兒。
上面的內容就是關于無精子癥的病理分類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無精子癥都會有更多的認識。有問必答網小編溫馨提示:男科疾病的治療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對待,積極配配合醫生,爭取早日康復。
【本文由鄭州長江醫院男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無精子癥的病理分類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