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怎樣進行
時間:2016-08-03來源:求醫網
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怎樣進行?骨折是意外突發疾病,它需要及時復位固定,這樣才能避免出現意外情況,然而由于骨折的發生部位有很多,患者除了要及時治療以外,臨床護理也是不能少的,那么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怎樣進行呢?專家表示,骨折患者在固定后不要隨意亂動,尤其是進行石膏固定患者,更不要隨意行動,此外,下肢骨折的患者需要勤翻身,這樣才能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的情況發生,如果您趕緊到骨折部位疼痛時請咨詢醫生,千萬不要亂服止痛藥。
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怎樣進行?
一、下肢石膏固定拆除后,下地時應用彈力繃帶包扎,以防下肢腫脹。
二、骨折后應盡快使石膏型干固。未干之前盡量不要搬動,如搬動時,要用雙手掌扶托,禁用手指。
三、不能起床活動的骨折病人,要勤翻身,經常活動未固定的肢體及固定范圍內的肌肉,以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四、固定的骨折患肢應抬高于心臟水平放置。要注意冬季保暖。保護石膏清潔,并不被污物及大小便污染。不要與物體碰撞,石膏如脫落,應及時用石膏漿涂抹,保持其堅固性。
五、感覺石膏型內某處疼痛時,應仔細尋找原因,在未查明原因之前骨折患者不能使用止痛藥物或任意向內填塞棉花。如落入異物或紗布頭粘在石膏上刺傷局部,應設法去除。
六、要觀察被固定肢體的血運,其末端有無腫脹,指(趾)類的顏色、溫度、感覺。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怎樣進行?如骨折患者發生肢體腫脹、蒼白或青紫、冰冷、感覺麻木、刺痛、軀干部石膏影響呼吸,要及時就醫,必要時鋸開或拆除石膏,重新固定。
此外,骨折的病人由于疼痛,臥床不活動,消化功能不好,可引起身體代謝的變化,最明顯的是蛋白質的負平衡(即蛋白質的消耗大于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外傷所致的失血也是體內營養的損失。骨折的愈合、軟組織的修復,都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供應,如果飲食調節不好,營養跟不上,不僅影響骨折病人對骨折、軟組織損傷的耐受力,而且還會影響骨骼和傷口的愈合及病體的康復。骨折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營養、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要多食用些動物的肝、肚、排骨湯、雞、蛋、魚肉及豆制品、牛奶,并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怎樣進行?專家解釋說,骨折的恢復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除了要進行使用飲食調養之外,還需要進行康復鍛煉,這樣才能盡快恢復正常。
查看更多關于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怎樣進行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