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感染一般要做好哪些預防措施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燒傷感染一般要做好哪些預防措施。燒傷一般是指由熱力(包括熱液、蒸汽、高溫氣體、火焰、電能、化學物質、放射線,灼熱金屬液體或固體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大面積深度燒傷的局部和全身反應均很嚴重,屬全身性病變。皮膚燒傷創面壞死組織有利于細菌繁殖生長,機體抵抗力降低,大面積燒傷極易發生感染。因此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1、清創術、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措施
雖然全身性感染的致病菌并非完全來自于創面,但創面的細菌與感染有一定的關系,所以采取減菌措施是必要的,常用的有清創術和無菌操作原則。病人入院早期在不妨礙抗休克的前提下應施以必要的清創,清除創面上的污染物和腐皮,用1‰新潔爾滅或0.5%洗必泰沖洗創面,最后用20℃-35℃的生理鹽水沖洗創面,以減少創面的細菌數。在防止感染的途徑中不能忽視無菌操作和消毒。雖然將病人放置在無菌的層流室內是不容易實現的,在一般情況下也是不必要的,但將病人放置在一個有消毒隔離條件的病房里卻是非常必要的,對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的一切因素(如病房內用具、醫護人員攜帶物等)都應避免。無菌原則是防止醫源性感染的關鍵。
2、免疫療法
燒傷感染的免疫法研究較多的是綠膿桿菌感染的免疫療法。免疫療法分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目前臨床應用的主動免疫主要是綠膿桿菌菌苗,被動免疫是綠膿桿菌免疫球蛋白或高價免疫血清(或血漿)。
3、營養
大面積燒傷病人通常同時存在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三者互為因果。研究表明,嚴重燒傷病人的足夠的熱量供應下,高蛋白治療組的調理指數、血清總蛋白、轉鐵蛋白、C3和IgG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加強營養并注意維持正氮平衡能顯著減少侵襲性感染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4、積極治療創面
燒傷創面的壞死組織為細菌提供了良好的培養基,創面是感染的主要來源。而且燒傷后免疫功能的損害也隨著創面愈合或經切痂植皮覆蓋后大多恢復正常。所以積極處理創面(包括切痂植皮、局部外用藥物促進創面愈合)是預防感染的關鍵。
5、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原則是早期、聯合、足量和敏感。雖然部分學者不主張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但我們認為合理地應用抗生素可以降低侵襲性感染的發生率。早期是指對大面積及深度燒傷或污染較嚴重的病人入院后即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聯合是指聯合應用兩類抗生素的遏制細菌在創面上及痂下大量繁殖,一般采用先鋒霉素加下胺卡那霉素。
查看更多關于燒傷感染一般要做好哪些預防措施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