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鼻血管瘤方法(中醫大全)
時間:2016-08-10來源:求醫網
中醫治療鼻血管瘤方法?鼻血管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該疾病的臨床表現,隨病程長短及病變范圍大小而異。鼻血管瘤隨著病變增大,可出現鼻阻,鼻出血,或者血管瘤向前而由前鼻孔脫出,嚴重侵害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對于該疾病大家還需早發現早治療。中醫治療鼻血管瘤方法主要分為外治法和內治法,以下是相關內容介紹。
一、中醫外治鼻血管瘤
鼻出血的鼻血管瘤者,用清熱收斂,澀血止血之藥粉吹入鼻腔,如百草霜、血余炭、馬勃粉、白芨粉、三七粉、云南白藥等,亦可將上述藥粉置于紗球上,填塞出血處。出血不止的鼻血管瘤者,應按"鼻出血"處理。
二、中醫內治鼻血管瘤
1、肺經蘊熱,瘀阻頏顙型鼻血管瘤。治法清肺瀉熱,祛瘀散結。方藥選用會厭逐瘀湯加減。桃仁10g,紅花10g,甘蠟6g,桔梗10g,生地黃15g,當歸6g,玄參15g,柴胡12g,枳殼10g,赤芍藥15g。加桑白皮、地骨皮、黃芩以加強瀉肺熱之功;若痰多者,加瓜蔞仁、天竺黃;咽癢咳嗽者加射干、北杏等。
2、肝氣郁結,氣滯血淤型鼻血管瘤。治法疏肝理氣,活血祛瘀。方藥選用柴胡清肝散加減。柴胡12g,陳皮6g,芍藥15g,枳殼10g,甘草6g,川芎6g,香附10g。宜加丹皮、紅花、桃仁等活血祛瘀;痰多加法夏、瓜蔞仁、天竹黃、浙貝之類;鼻衄,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口干口苦,胸悶不舒,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癥,加龍膽草、夏枯草、白茅根;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加生地、玄參、麥冬、花粉等。
以上就是關于“中醫治療鼻血管瘤方法”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幫助。中醫治療鼻血管瘤方法有很多,患者在就診的時候還需選擇一家正規的中醫院,根據病情對癥治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治療效果的安全有效。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治療鼻血管瘤方法(中醫大全)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腫瘤科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
- 腫瘤與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變
- 淋巴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腫瘤與疼痛
- 軟組織肉瘤
- 直腸癌
- 腫瘤疾病
- 肺癌
- 甲狀腺癌
- 食管癌
- 縱隔腫瘤
- 垂體腺瘤
- 脊髓腫瘤
- 顱內腫瘤
- 泌尿系腫瘤疾病
- 軟組織肉瘤
- 胸主動脈瘤
- 乳腺癌
- 乳腺纖維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婦科腫瘤
- 小兒血液腫瘤
- 小兒腫瘤
- 小兒骨腫瘤
- 眼眶病眼腫瘤
- 骨腫瘤
- 脊柱腫瘤
- 鼻咽癌
- 口腔頜面腫瘤
- 皮膚腫瘤
- 腎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間質瘤
- 宮頸癌
- 骨癌
- 膠質瘤
- 腦動脈瘤
- 聽神經瘤
- 垂體瘤
- 顱咽管瘤
- 腦瘤
- 子宮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腫瘤
- 陰莖癌
- 賁門癌
- 腦膠質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錯構瘤
- 骨瘤
- 軟骨瘤
- 甲狀腺腺瘤
- 骨巨細胞瘤
- 軟纖維瘤
- 神經膠質瘤
- 頸部血管瘤
- 軟組織腫瘤
- 外陰腫瘤
- 非骨化性纖維瘤
- 殘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輸尿管腫瘤
- 漿細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腸腫瘤
- 膽囊腫瘤
- 骨髓瘤
- 骨樣骨瘤
- 皮膚纖維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狀血管瘤
- 小兒血管瘤
- 腦垂體腺瘤
- 腎盂癌
- 睪丸腫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腸癌
- 腸腫瘤
- 唇癌
- 大腸癌
- 膽管癌
- 膽脂瘤
- 腹部腫塊
- 睪丸癌
- 結直腸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鱗狀細胞癌
- 毛囊瘤
- 腦血管瘤
- 尿道癌
- 氣管腫瘤
- 上頜竇癌
- 腎錯構瘤
- 腎腫瘤
- 嗜鉻細胞瘤
- 外陰癌
- 外陰浸潤性鱗癌
- 外陰平滑肌肉瘤
- 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纖維肉瘤
- 心臟內粘液瘤
- 星形細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腫
- 牙齦癌
- 牙齦瘤
- 眼部腫瘤
- 胰腺囊腫
- 陰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樣癌
- 蛛網膜囊腫
- 胃腸道癌
- 胃惡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腸系膜動脈瘤
- 腸系膜囊腫
- 腸系膜腫瘤
- 腸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