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皰瘡的類型和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6-08-23來源:求醫網
天皰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皰性平凡病,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可分四型:尋常型、增殖型、落葉型、紅斑型。
(一)尋常型天皰瘡
在皮膚上突然發生黃豆大至蠶豆大水皰,有時可達核桃大,皰壁多薄而松弛,皰液開始清亮,以后混濁含有血液,皰破潰后形成皰液結痂、糜爛、常有特異的腥臭。在外力作用下,表皮極易剝離,或輕輕地壓迫完整的大皰,皰液即在大皰內從壓迫點向四周擴散,為Nikolsky 征陽性。其發生機理是由于表皮棘層細胞發生棘松解,而缺乏表皮細胞的內聚力。一般僅有輕癢,治療后留有色素沉著,不留疤。約有80%患者累及口腔,外陰及眼結膜,口腔粘膜發生頑固的糜爛極易出血范圍廣,燒灼痛明顯、常常是本病的早期癥狀。皰疹可以發生于各部位,背部,腋窩部及鼠蹊部則更容易發生。水皰泛發全身,出現廣范圍的糜爛面,易并發感染、發燒、全身衰弱等癥狀。
(二)增殖型天皰瘡
是尋常性天皰瘡的異型,皮損好發生于頭面、腋下、胸背等處。初起為松弛的水皰,Nikolsky 氏征陽性,破潰后形成糜爛,乳頭伏增生,表面污穢,結痂 、有惡臭。常侵犯口腔、鼻腔、陰唇、肛門等處粘膜,水皰極易開成糜爛面。自覺癥狀不明顯,有時伴有高熱等全身癥狀。病變時輕時重,往往持續多年。有人認為增殖性天皰瘡可分為兩型:①重型(neumann型)多與尋常性天皰瘡相移行。②輕型(Hallopeau 型)無明顯水皰僅在間擦部位出現小膿皰和乳頭狀增生。臨床上和增值性皮炎難以區別,用直接免疫熒光檢查發現本病在表皮細胞間有IgG沉著。
(三)落葉型天皰瘡
在正常皮膚上或紅斑上出現松弛的水皰,特征是極易破潰并形成油膩狀結痂,出現限局或廣泛性的剝脫,有腥臭。有時患處皮膚潮紅腫脹及葉狀痂皮,類似剝脫皮炎損害。Nikolsky征陽性。皮損多發生于頭、顏面、胸、背部。口腔粘膜很少受累。自覺瘙癢,全身癥狀輕重不一。
(四)紅斑型天皰瘡
本病亦稱Sener-usher癥候群、脂溢性天皰瘡,是落葉型天皰瘡的異型,以紅斑,小水皰為主,Nikolsky氏征陽性可覆有鱗屑、結痂、好發于頭部、面頰及胸背部。面部皮損分布多為蝶型紅斑,酷似紅斑狼瘡。頭部、胸背部多覆有脂溢性結痂,和脂溢性皮炎相象。一般很少播散全身,預后良好,不累及粘膜,全身癥狀輕微。本癥最后可以發展為落葉型天皰瘡。
西醫治療
一、全身治療
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注意水電解質平衡。進食困難者由靜脈補充,全身衰竭者需少量多次輸血,病久者要預防發生褥瘡。皮質激素為優選藥物,開始劑量宜大,以控制新的水皰形成,在新的水皰停止出現,并開始愈合后的1-2周,漸減量,大部分病人須持續應用維持量3-5年或更久。
皮質激素與其他免疫遏制劑合用可減少皮質激素用量,避免或減少大劑量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如硫唑嘌呤、環磷酰胺或甲氨蝶呤等。
繼發感染時應適當選用抗生素,特別口腔粘膜糜爛者,大劑量皮質激素治療常并發念珠菌感染,可加用制霉菌素制劑。
1.皮質類固醇激素:強的松60~80mg/日,甚至120mg/日,地塞米松4.5mg/日。口腔損害嚴重服藥困難者,亦可用氫化可的松靜滴。如不能控制病情,可增量50%。也可用甲基強的松龍靜脈沖擊點滴療法。病情控制后繼續維持此量10~20日再逐漸減量,開始減量稍快量多,1~2周后慢些少些。最后的維持量依患者的不同情況而定。在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時應注意其副作用。
2.免疫遏制劑:常用者為硫唑嘌呤和環磷酰胺,開始量2mg/kg/日,當病情控制后,可減為2mg/kg/日,一般繼服4個月,氨甲蝶呤15~20mg靜脈或肌肉注射,每周1次。環孢菌素A為新一代免疫遏制劑,5~8mg/kg/日,病情控制后,減為2~3mg/kg/日,可連續用藥1~2年。此藥禁與酮康唑合用。
3.雷公藤:對新發病的輕、中度天皰瘡患者,優選雷公藤治療2周,如無效改為皮質類固醇激素。有人用雷公藤糖漿39%能控制病情。
4.氨苯砜:可治療部分落葉型天皰瘡,劑量100~300mg/日。
5.血漿交換方法:每周1~2次,每次交換O.5~2L,可連用3~5周。
6.金制劑:是一種輔助療法。硫代蘋果酸金鈉:第1周10mg,第2周25mg,以后每周50mg,每周只用1次。
7.肝素:可聯合皮質類固醇激素使用。
8.左旋咪唑:每日100~200mg,也可與皮質類固醇激素聯合應用。
9.酶遏制劑:目前尚在實驗研究階段。
二、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為清除膿痂,保護創面,避免繼發感染。由于皮質激素用量較大,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其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加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癥狀、呼吸系、神經系和皮膚的細菌或真菌感染,以及胃腸道出血等。應用其他免疫遏制劑時,應經常檢查血白細胞并注意其他不良反應。
1.1%龍膽紫或糊膏涂包。
2.作者用倍氯霉松軟膏加滅滴靈粉,用氯霉素制成稀糊狀,涂擦患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3.5%硼酸液濕敷。1:5000PP液洗浴。
4.口腔糜爛用朵貝液合1%雙氧水洗擦,再涂1%龍膽紫液或甘油。作者用強的松片,滅滴靈片,制霉菌素片,氯霉素片等量研細搽患處效果很理想。也可用硼砂液含嗽。
5.局部可用單純撲粉,適量外用。
6.可選用2%龍膽紫鋅氧油、2%土霉素鋅氧油、1:1000高錳酸鉀溶液,外涂或外洗。2%硼酸溶液、1%雙氧水,漱口。
三、一般支持療法
高蛋白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注意補液,輸血或血漿,給予苯丙酸諾龍或康力龍,合理應用抗生素,加強護理,注意清潔皮膚,減少繼發感染,防止發生褥瘡。
【本文由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天皰瘡的類型和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